创建与编辑一体化

在业务操作中,用户通常期望能够在创建页面后立即进行编辑,以减少频繁切换页面的步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Oinone平台提供的创建与编辑一体化功能,使操作更加高效便捷。

通过拖拽实现表单页面设计

在界面设计器中,我们首先需要设计出对应的页面。完成页面设计后,将需要的动作拖入设计好的页面。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支持一个功能,即根据前端传入的数据是否包含id来判断是创建操作还是编辑操作。

动作的属性配置如下:

数式oinone低代码-创建与编辑一体化

前端自定义动作

一旦页面配置完成,前端需要对这个动作进行自定义。以下是一个示例的代码:

@SPI.ClassFactory(
  ActionWidget.Token({
    actionType: [ActionType.Server],
    model: '模型',
    name: '动作的名称'
  })
)
export class CreateOrUpdateServerActionWidget extends ServerActionWidget {
  @Widget.Reactive()
  protected get updateData(): boolean {
    return true;
  }
}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实现了一个更智能的操作流程,使用户能够在创建页面的同时进行即时的编辑,从而提高了整体操作效率。这种创建与编辑一体化的功能不仅使操作更加顺畅,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灵活的工作流程。

Oinone社区 作者:汤乾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frontend/4648.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汤乾华的头像汤乾华数式员工
上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pm3:39
下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pm6:12

相关推荐

  • 如何在多标签页切换时自动刷新视图

    在日常项目中,常常会遇到多视图(Multi-View)标签的场景,用户在切换不同视图时,可能需要刷新当前活动标签内的视图数据或状态。本文将详细解析下面这段代码,并说明如何利用它在视图切换时刷新对应的视图。 下列代码写在ss-boot里面的main.ts import { VueOioProvider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import { delay } from 'lodash-es'; VueOioProvider( { … 自己的配置 }, [ () => { setTimeout(() => { subscribeRoute( (route) => { const page = route.segmentParams.page || {}; // 如果不是表格类型,则不刷新(根据自己的需求判断) if (page.viewType !== ViewType.Table) { return; } const { model, action } = page; const multiTabsManager = MultiTabsManager.INSTANCE; delay(() => { const tab = multiTabsManager.getActiveTab(); if (tab?.key && tab.stack.some((s) => s.parameters?.model === model && s.parameters?.action === action)) { multiTabsManager.refresh(tab.key); } }, 200); }, { distinct: true } ); }, 1000); } ] ); 1. VueOioProvider 及其作用 首先,代码通过 VueOioProvider 初始化应用程序或组件,并传入两部分参数: 配置对象: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自定义配置; 回调函数数组:这里传入了一个匿名函数,用于在应用初始化后执行额外的逻辑 2. 延时执行与路由监听 在回调函数中,使用了 setTimeout 延时 1000 毫秒执行,目的通常是为了确保其他组件或全局状态已经初始化完毕,再开始进行路由监听。 随后,代码调用 subscribeRoute 来监听路由的变化。subscribeRoute 接收两个参数: 回调函数:每次路由变化时都会触发该函数,并将最新的 route 对象传递给它; 配置对象:此处使用 { distinct: true } 来避免重复的触发,提高性能。 3. 判断视图类型 在路由回调函数内部,首先通过 route.segmentParams.page 获取当前页面的配置信息。通过判断 page.viewType 是否等于 ViewType.Table,代码可以确定当前视图是否为“表格类型”: 如果不是表格类型:则直接返回,不做刷新操作; 如果是表格类型:则继续执行后续刷新逻辑。 这种判断机制保证了只有特定类型的视图(例如表格)在切换时才会触发刷新,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 4. 多视图标签的刷新逻辑 当确认当前视图为表格类型后,从 MultiTabsManager 中获取当前活动标签: MultiTabsManager.INSTANCE.getActiveTab() 返回当前活动的标签对象; 如果 key 存在,并且激活的标签内部存储的action跟url一致, 就调用 multiTabsManager.refresh(key) 方法来刷新当前标签内的视图。

    2025年3月13日
    62100
  • 前端 SPI 注册 + 渲染

    在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您需要学习以下知识点: 1: TS 结合 Vue 实现动态注册和响应式管理 前端开发者在使用 oinone 平台的时候会发现,不管是自定义字段还是视图,对应的 typescript 都会用到@SPI.ClassFactory(参数),然后在对用的class中重写initialize方法`: @SPI.ClassFactory(参数) export class CustomClass extends xxx { public initialize(props) { super.initialize(props); this.setComponent(FormString); return this; } } 本文将带您熟悉 oinone 前端的 SPI 注册机制以及 TS + Vue 的渲染过程。 不管是自定义字段还是视图@SPI.ClassFactory(参数)都是固定写法,区别在于参数不同,这篇文章里面详细描述了参数的定义。 SPI 注册机制 有自定义过字段、视图经验的开发者可能会发现,字段(表单字段)SPI 注册用的是FormFieldWidget.Token生成对应的参数,视图 SPI 注册用的是BaseElementWidget.Token,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定义呢? 大家可以想象成现在有一个大的房子,房子里面有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FormFieldWidget就是房间的名字,BaseElementWidget也是房间的名字,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房间存放不同的东西。 下面给大家展示下伪代码实现: class SPI { static container = new Map<string, WeakMap<object, object>>() static ClassFactory(token) { return (target) => { if(!SPI.container.get(token.type)) { SPI.container.set(token.type, new WeakMap()) } const services = SPI.container.get(token.type) services?.set(token, target) } } } class FormFieldWidget { static Token(options) { return { …options, type: 'Field' } } static Selector(options) { const fieldWidgets = SPI.container.get('Field') if(fieldWidgets) { return fieldWidgets.get(options)! } return null } } @SPI.ClassFactory(FormFieldWidget.Token({ viewType: 'Form', ttype: 'String', widget: 'Input' })) class StringWidget { } // 字段元数据 const fieldMeta = { name: "name", field: "name", mode: 'demo.model', widget: 'Input', ttype: 'String', viewType: 'Form' } // 找到对应的widget const widget = FormFieldWidget.Selector({ viewType: fieldMeta.viewType, ttype: fieldMeta.ttype, widget: fieldMeta.widget,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主要是做了这么写事情: 1.SPI class class SPI { static container = new Map<string, WeakMap<object, object>>() } SPI 类是一个静态类,用于管理服务的注册和获取。 container 是一个静态属性,类型是 Map,它的键是字符串,值是 WeakMap。这个结构允许我们为每个服务类型(例如,Field)管理多个服务实例。 2.ClassFactory 方法 static ClassFactory(token) { return (target) => { if…

    2024年9月26日
    1.2K00
  • 【前端】低无一体部署常见问题

    如何检查上传的SDK是否有效? 1. 在任意页面刷新后,查看是否发起【查询SDK组件】的请求。 2. 在返回的js和css列表中是否能找到在界面设计器上传的js和css文件。 3. 检查浏览器的Console中是否有组件相关报错。 4. 检查sdk中是否包含了启动工程未加入的包依赖。 启动工程包依赖:main.ts VueOioProvider( { dependencies: { vue: import('vue'), lodashEs: import('lodash-es'), antDesignVue: import('ant-design-vue'), elementPlusIconsVue: import('@element-plus/icons-vue'), elementPlus: import('element-plus'), kunlunDependencies: import('@kunlun/dependencies'), kunlunVueUiAntd: import('@kunlun/vue-ui-antd'), kunlunVueUiEl: import('@kunlun/vue-ui-el') } } ); SDK依赖:rollup.config.ts const globals = { vue: 'vue', 'lodash-es': 'lodashEs', 'ant-design-vue': 'antDesignVue', '@element-plus/icons-vue': 'elementPlusIconsVue', 'element-plus': 'elementPlus', '@kunlun/dependencies': 'kunlunDependencies', '@kunlun/vue-ui-antd': 'kunlunVueUiAntd', '@kunlun/vue-ui-el': 'kunlunVueUiEl', '@kunlun/mobile-dependencies': 'kunlunMobileDependencies', '@kunlun/vue-ui-mobile-vant': 'kunlunVueUiMobileVant' }; 上述两个文件配置的依赖和对应名称必须匹配才能在sdk上传后正常运行,否则会出现内存变量无法共享的问题。 当未发起【查询SDK组件】的请求时如何处理? 1. 在任意页面刷新后,查看manifest.js加载路径。 业务工程通常为:http://${host}:${port}/manifest.js 设计器镜像中通常为:http://${host}:${port}/config/manifest.js 2. 若未正确加载manifest.js,则在dist目录中根据请求路径添加manifest.js文件。此文件称为运行时配置文件,可点击查看参考文档。 runtimeConfigResolve({ plugins: { usingRemote: true } });

    低无一体 2023年11月1日
    1.2K00
  • 表单页如何在服务端动作点击后让整个表单都处于loading状态

    介绍 在业务场景中,有时候由于提交的数据很多,导致服务端动作耗时较长,为了保证这个过程中表单内的字段不再能被编辑,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能力将整个表单区域处于loading状态 自定义动作组件代码 import { ActionType, ActionWidget, BaseElementViewWidget, BaseView, ClickResult, ServerActionWidget, SPI, Widget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SPI.ClassFactory(ActionWidget.Token({ actionType: ActionType.Server })) class LoadingServerActionWidget extends ServerActionWidget { protected async clickAction(): Promise<ClickResult> { const baseView = Widget.select(this.rootHandle) as unknown as BaseView; if (!baseView) { return super.clickAction(); } const baseViewWidget = baseView.getChildrenInstance().find((a) => a instanceof BaseElementViewWidget) as unknown as BaseElementViewWidget; if (!baseViewWidget) { return super.clickA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ry { baseViewWidget.load(async () => { const res = await super.clickAction(); resolve(res); }); } catch (e) { reject(false); } }); } } 本案例知识点 BaseElementWidget提供了load方法将继承了该class的元素渲染的区域做整体loading交互,等入参的函数处理完成后恢复正常状态,其实所有继承了ActionWidget的组件也提供了这个能力让按钮在执行函数中的时候处于loading状态, 每个组件都有一个全局唯一的handle值,所在根视图的rootHandle,组件可以用this.rootHandle通过Widget.Select方法查找到所在的根视图组件,从视图的实例化子元素里可以查找到具体的业务类型视图组件,如详情页的DetailWidget、表单页的FormWidget、表格页的TableWidget,拿到这些实例后就可以操作里面的属性和方法了

    2024年5月29日
    96000
  • 弹窗生命周期实践

    在oinone平台中,弹窗、抽屉是用户界面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而对于开发者而言,能够监听弹窗的生命周期事件通常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执行一些逻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监听弹窗、抽屉生命周期事件,并讨论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实现一个监听弹窗销毁的事件。 让我们看一下提供的代码片段: // 1: 自定义打开弹窗的动作 @SPI.ClassFactory( BaseActionWidget.Token({ actionType: [ActionType.View], target: [ViewActionTarget.Dialog], model: 'model', name: 'name' }) ) export class MyDialogViewActionWidget extends DialogViewActionWidget { protected subscribePopupDispose = (manager: IPopupManager, instance: IPopupInstance, action) => { // 自定义销毁弹窗后的逻辑 }; protected mounted() { PopupManager.INSTANCE.onDispose(this.subscribePopupDispose.bind(this)); } protected unmounted() { PopupManager.INSTANCE.clearOnDispose(this.subscribePopupDispose.bind(this));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自定义了打开弹窗的动作,并且监听了弹窗销毁事件。 让我们逐步解析这段代码: 1: subscribePopupDispose 是一个函数,作为弹窗销毁事件的处理程序。它接收三个参数:manager、instance 和 action。 manager: 弹窗事件管理器 instance: 弹窗实例 action: 操作弹窗的动作,如果是点击弹窗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那action为null 2: 组件挂载的时候,进行监听. 4: 最后组件销毁的时候需要清除对应的监听 那么,如果监听到弹窗销毁,我们可以执行什么样的逻辑呢? 1: 更新相关组件状态: 弹窗销毁后,可能需要更新其他组件的状态。通过 popupWidget 可以获取到弹窗相关的信息,进而执行一些状态更新操作。 2: 处理弹窗销毁时的数据或动作: 在 subscribePopupDispose 函数中,action 参数含一些关于弹窗销毁时的动作信息,如果是点击弹窗右上角的销毁按钮,那action为null。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执行相应的逻辑,例如更新界面状态、保存用户输入等 3: 触发其他操作: 弹窗销毁后,可能需要触发一些后续操作,比如显示另一个弹窗、发起网络请求等。 完整的生命周期 方法名 功能描述 onPush(fn) 监听 弹出窗口被推入时的事件处理器 clearOnPush(fn) 清除onPush事件的监听 onCreated(fn) 监听 弹出窗口创建时的事件处理器 clearOnCreated(fn) 清除onCreated事件的监听 onOpen(fn) 监听 弹出窗口打开时的事件处理器 clearOnOpen(fn) 清除onOpen事件的监听 onClose(fn) 监听 弹出窗口关闭时的事件处理器 clearOnClose(fn) 清除onClose事件的监听 onDispose(fn) 监听 弹出窗口被销毁时的事件处理器 clearOnDispose(fn) 清除onDispose事件的监听 onDisposeAll(fn) 监听 所有弹出窗口被销毁时的事件处理器 clearOnDisposeAll(fn) 清除onDisposeAll事件的监听 结语 开发者可以更灵活地响应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在实际项目中,根据应用需求和设计,可以根据以上优化逻辑定制具体的处理流程。希望这篇文章为你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

    2023年11月17日
    76000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