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发综合知识点

  • 前端密码加密

    在项目开发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自定义登录页,密码需要加密,或者是数据提交的时候,某个数据需要加密,在平台的前端中,提供了默认的全局加密 API 在 oinone 前端工程使用 // pc端工程使用 import { encrypt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 移动端端工程使用 import { encrypt } from '@kunlun/mobile-dependencies'; // 加密后的密码 const password = encrypt('123456'); 其他工程使用 如果是其他工程,前端没有用到 oinone 这一套,比如小程序,或者是其他工程,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记得安装 crypto-js import CryptoJS from 'crypto-js'; const key = CryptoJS.enc.Utf8.parse('1234567890abcdefghijklmnopqrstuv'); const iv = CryptoJS.enc.Utf8.parse('1234567890aabbcc'); export const encrypt = (content: string): string => { if (typeof content === 'string' && content) { const encryptedContent = CryptoJS.AES.encrypt(content, key, { iv, mode: CryptoJS.mode.CBC, padding: CryptoJS.pad.Pkcs7 }); return encryptedContent.ciphertext.toString(); } return ''; };

    2025年3月24日
    00
  • 「前端」 获取当前用户信息以及语言

    概述 TopBarService 是用于管理用户信息和多语言配置的工具类,提供以下核心功能: 用户信息查询(含缓存机制) 当前语言状态获取 可用语言列表查询 语言切换操作 快速开始 // 基础使用示例 import { TopBarService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 获取用户信息(自动缓存) const userInfo = await TopBarService.getUserInfo(); // 获取当前语言配置 const currentLang = await TopBarService.getCurrentLang(); // 查询支持的语言列表 const languages = await TopBarService.queryLanguageList(); // 激活指定语言 await TopBarService.activeLang('zh_CN'); API 详解 方法功能说明 方法名称 描述 参数 返回值 ​getUserInfo 获取当前用户信息(自动缓存) 无 用户信息对象 ​queryUserInfo 强制获取最新用户信息 无 最新用户信息对象 ​getCurrentLang 获取当前激活的语言配置 无 语言配置对象 / undefined ​queryLanguageList 获取所有可用语言列表 无 语言列表数组 ​activeLang 激活指定语言 语言 ID (string) 更新后的语言配置对象

    2025年3月21日
    00
  • 如何在多标签页切换时自动刷新视图

    在日常项目中,常常会遇到多视图(Multi-View)标签的场景,用户在切换不同视图时,可能需要刷新当前活动标签内的视图数据或状态。本文将详细解析下面这段代码,并说明如何利用它在视图切换时刷新对应的视图。 下列代码写在ss-boot里面的main.ts import { VueOioProvider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import { delay } from 'lodash-es'; VueOioProvider( { … 自己的配置 }, [ () => { setTimeout(() => { subscribeRoute( (route) => { const page = route.segmentParams.page || {}; // 如果不是表格类型,则不刷新(根据自己的需求判断) if (page.viewType !== ViewType.Table) { return; } const { model, action } = page; const multiTabsManager = MultiTabsManager.INSTANCE; delay(() => { const tab = multiTabsManager.getActiveTab(); if (tab?.key && tab.stack.some((s) => s.parameters?.model === model && s.parameters?.action === action)) { multiTabsManager.refresh(tab.key); } }, 200); }, { distinct: true } ); }, 1000); } ] ); 1. VueOioProvider 及其作用 首先,代码通过 VueOioProvider 初始化应用程序或组件,并传入两部分参数: 配置对象: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自定义配置; 回调函数数组:这里传入了一个匿名函数,用于在应用初始化后执行额外的逻辑 2. 延时执行与路由监听 在回调函数中,使用了 setTimeout 延时 1000 毫秒执行,目的通常是为了确保其他组件或全局状态已经初始化完毕,再开始进行路由监听。 随后,代码调用 subscribeRoute 来监听路由的变化。subscribeRoute 接收两个参数: 回调函数:每次路由变化时都会触发该函数,并将最新的 route 对象传递给它; 配置对象:此处使用 { distinct: true } 来避免重复的触发,提高性能。 3. 判断视图类型 在路由回调函数内部,首先通过 route.segmentParams.page 获取当前页面的配置信息。通过判断 page.viewType 是否等于 ViewType.Table,代码可以确定当前视图是否为“表格类型”: 如果不是表格类型:则直接返回,不做刷新操作; 如果是表格类型:则继续执行后续刷新逻辑。 这种判断机制保证了只有特定类型的视图(例如表格)在切换时才会触发刷新,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 4. 多视图标签的刷新逻辑 当确认当前视图为表格类型后,从 MultiTabsManager 中获取当前活动标签: MultiTabsManager.INSTANCE.getActiveTab() 返回当前活动的标签对象; 如果 key 存在,并且激活的标签内部存储的action跟url一致, 就调用 multiTabsManager.refresh(key) 方法来刷新当前标签内的视图。

    2025年3月13日
    00
  • 后端代码规范

    前言 虽然oinone框架减少了很多的代码,但是低代码部分的代码质量也需要高度关注,不管是写的代码bug多,或者说被吐槽代码不行,还是说写的代码经常被重构,核心点还是没有代码规范的意识和技巧,下面摘录了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去提高后端的代码质量,代码质量提高后,自然效率也会提升。 常见代码规范 **1、规范命名** 命名是写代码中最频繁的操作,比如类、属性、方法、参数等。好的名字应当能遵循以下几点: **见名知意** 比如需要定义一个变量需要来计数 int i = 0; 名称 i 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没有体现出数量的意思,所以我们应当指明数量的名称 int count = 0; **能够读的出来** 如下代码: private String sfzh; private String dhhm; 这些变量的名称,根本读不出来,更别说实际意义了。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正确的可以读出来的英文来命名 private String idCardNo; private String phone; **2、规范代码格式** 好的代码格式能够让人感觉看起来代码更加舒适。 好的代码格式应当遵守以下几点: 合适的空格 代码对齐,比如大括号要对齐 及时换行,一行不要写太多代码 好在现在开发工具支持一键格式化,可以帮助美化代码格式,大家统一使用idea的规范即可。 **3、写好代码注释** 在《代码整洁之道》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注释的恰当用法是用来弥补我们在用代码表达意图时的失败。换句话说,当无法通过读代码来了解代码所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就需要用注释来说明。 书的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可能会变动,如果不及时更新注释,那么注释就容易产生误导,偏离代码的实际意义。而不及时更新注释的原因是,程序员不喜欢写注释。😒 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不写注释,当通过代码如果无法表达意思的时候,就需要注释,比如如下代码: for (Integer id : ids) { if (id == 0) { continue; } //做其他事 } 为什么 id == 0 需要跳过,代码是无法看出来了,就需要注释了。 好的注释应当满足一下几点: 解释代码的意图,说明为什么这么写,用来做什么 对参数和返回值注释,入参代表什么,出参代表什么 有警示作用,比如说入参不能为空,或者代码是不是有坑 当代码还未完成时可以使用 todo 注释来标记 代码review发现漏洞时 可以使用 fixme 注释来标记 **4、try catch 内部代码抽成一个方法** try catch代码有时会干扰我们阅读核心的代码逻辑,这时就可以把try catch内部主逻辑抽离成一个单独的方法 如下图是Eureka服务端源码中服务下线的实现中的一段代码 整个方法非常长,try中代码是真正的服务下线的代码实现,finally可以保证读锁最终一定可以释放。 所以这段代码其实就可以对核心的逻辑进行抽取。 protected boolean 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try { read.lock(); doInternalCancel(appName, id, isReplication); } finally { read.unlock(); } // 剩余代码 } private boolean do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真正处理下线的逻辑 } **5、方法别太长** 方法别太长就是字面的意思。一旦代码太长,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很复杂,让人不想读下去; 同时方法太长的代码可能读起来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一些代码是同一个业务的功能。 比如代码中有那种2000+行大类,各种if else判断,光理清代码思路就需要用很久时间。🤷🏻‍♀️ 所以一旦方法过长,可以尝试将相同业务功能的代码单独抽取一个方法,最后在主方法中调用即可。 **6、抽取重复代码** 当一份代码重复出现在程序的多处地方,就会造成程序又臭又长,当这份代码的结构要修改时,每一处出现这份代码的地方都得修改,导致程序的扩展性很差。 所以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抽取成一个工具类,还可以抽成一个公共的父类。 **7、多用return** 在有时我们平时写代码的情况可能会出现if条件套if的情况,当if条件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 if (条件1) { if (条件2) { if (条件3) { if (条件4) { if (条件5) { System.out.println("11111"); } } } } }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换种思路,使用return来优化 if (!条件1) { return; } if (!条件2) { return; } if (!条件3) { return; } if (!条件4) { return; } if (!条件5)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11111"); 这样优化就感觉看起来更加直观 **8、if条件表达式不要太复杂**…

    2024年12月11日
    00
  • 后端:如何自定义表达式实现特殊需求?扩展内置函数表达式

    平台提供了很多的表达式,如果这些表达式不满足场景?那我们应该如何新增表达式去满足项目的需求?目前平台支持的表达式内置函数,参考 1. 扩展表达式的场景 注解@Validation的rule字段支持配置表达式校验如果需要判断入参List类型字段中的某一个参数进行NULL校验,发现平台的内置函数不支持该场景的配置,这里就可以通过平台的机制,对内置函数进行扩展。 常见的一些代码场景,如下: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core.action; ……引用类 @Model.model(PetShopProxy.MODEL_MODEL) @Component public class PetShopProxyAction extends DataStatusBehavior<PetShopProxy> { @Override protected PetShopProxy fetchData(PetShopProxy data) { return data.queryById(); } @Validation(ruleWithTips = { @Validation.Rule(value = "!IS_BLANK(data.code)", error = "编码为必填项"), @Validation.Rule(value = "LEN(data.name) < 128", error = "名称过长,不能超过128位"), }) @Action(displayName = "启用") @Action.Advanced(invisible="!(activeRecord.code !== undefined && !IS_BLANK(activeRecord.code))") public PetShopProxy dataStatusEnable(PetShopProxy data){ data = super.dataStatusEnable(data); data.updateById(); return data; } ……其他代码 } 2. 新建一个自定义表达式的函数 校验入参如果是个集合对象的情况下,单个对象的某个字段如果为空,返回false的函数。 例子:新建一个CustomCollectionFunctions类 package xxx.xxx.xxx; import org.apache.commons.collections4.CollectionUtil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u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unct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common.constants.NamespaceConstants;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util.FieldUtil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static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CategoryEnum.COLLECTION; import static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LanguageEnum.JAVA; import static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OpenEnum.LOCAL; import static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SceneEnum.EXPRESSION; /** * 自定义内置函数 */ @Fun(NamespaceConstants.expression) @Component public class CustomCollectionFunctions { /** * LIST_FIELD_NULL 就是我们自定义的表达式,不能与已经存在的表达式重复!!! * * @param list * @param field * @return */ @Function.Advanced( displayName = "校验集成的参数是否为null", language = JAVA, builtin = true, category = COLLECTION ) @Function.fun("LIST_FIELD_NULL") @Function(name = "LIST_FIELD_NULL", scene = {EXPRESSION}, openLevel = LOCAL, summary = "函数示例: LIST_FIELD_NULL(list,field),函数说明: 传入一个对象集合,校验集合的字段是否为空" ) public Boolean listFieldNull(List list, String field) { if (null == list) { return false; } if (CollectionUtils.isEmpty(list)) { return false; } for (Object data : list) { Object value =…

    2024年5月30日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