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某种情况下,开发人员期望自定以的字段发生变化后,需要修改其他的字段,这篇文章从两个维度来讲解如果处理数据的联动

界面设计器配置

1: 在界面设计器页面中的的组件区域找到自定义的字段,设计元件
数式Oinone低代码-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2: 在模型区域,搜索提交方式,如果找到了,就把该字段拖拽进来, 如果找不到,就在元件中的组件区域,拖拽一个文本字段,按照下面的配置进行配置,然后保存

图一是找到了对应的字段
图二是找不到对应的字段

数式Oinone低代码-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图一】

数式Oinone低代码-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图二】

图二的字段编码必须是constructDataTrigger

3: 从模型区搜索联动函数,将其拖拽进来

数式Oinone低代码-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3: 从模型区搜索提交数据,将其拖拽进来
数式Oinone低代码-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4: 从模型区搜索提交字段,将其拖拽进来
数式Oinone低代码-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5: 发布

(记得刷新页面哦)

最后再到对应的设计器页面,选中该字段,进行配置
数式Oinone低代码-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提交方式为blur或者change , 需要开发者手动调用该方法 this.blur()或者this.change(value)

// 字段对应的ts文件

class MyField extends FormFieldWidget {
    onChangeValue(val) {
     // this.change(val)
     // this.blur()
  }
}

联动函数就是要调用的后端函数

提交数据分为:
变更字段 -> 发生变化后的字段
当前视图字段 -> 当前视图所有的字段
指定字段 -> 指定字段,如果配置的指定字段,那么提交字段的配置就要输入对应的字段

代码配置

平台也支持通过代码的方式修改字段

// 字段对应的ts文件

class MyField extends FormFieldWidget {
    onChangeValue(val) {
    // 修改字段本身的值
    this.change(val)

    // 修改其他字段的值
    this.formData.otherField = 'value'
    this.reloadFormData$.subject.next(true);
  }
}

Oinone社区 作者:汤乾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frontend/4397.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汤乾华的头像汤乾华数式员工
上一篇 2023年11月9日 pm12:22
下一篇 2023年11月9日 pm4:58

相关推荐

  • oio-cascader 级联选择

    级联选择框。 何时使用 需要从一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进行选择,例如省市区,公司层级,事物分类等。 从一个较大的数据集合中进行选择时,用多级分类进行分隔,方便选择。 比起 Select 组件,可以在同一个浮层中完成选择,有较好的体验。 API <oio-cascader :options="options" v-model:value="value" /> 参数 说明 类型 默认值 Version allowClear 是否支持清除 boolean true autofocus 自动获取焦点 boolean false changeOnSelect (单选时生效)当此项为 true 时,点选每级菜单选项值都会发生变化,具体见上面的演示 boolean false disabled 禁用 boolean false displayRender 选择后展示的渲染函数,可使用 #displayRender="{labels, selectedOptions}" ({labels, selectedOptions}) => VNode labels => labels.join(' / ') dropdownClassName 自定义浮层类名 string – getTriggerContainer 菜单渲染父节点。默认渲染到 body 上,如果你遇到菜单滚动定位问题,试试修改为滚动的区域,并相对其定位。 Function(triggerNode) () => document.body loadData 用于动态加载选项,无法与 showSearch 一起使用 (selectedOptions) => void – maxTagCount 最多显示多少个 tag,响应式模式会对性能产生损耗 number | responsive – maxTagPlaceholder 隐藏 tag 时显示的内容 v-slot | function(omittedValues) – multiple 支持多选节点 boolean – options 可选项数据源 – placeholder 输入框占位文本 string ‘请选择’ searchValue 设置搜索的值,需要与 showSearch 配合使用 string – showSearch 在选择框中显示搜索框 boolean false tagRender 自定义 tag 内容,多选时生效 slot – value(v-model:value) 指定选中项 string[] | number[] – showSearch showSearch 为对象时,其中的字段: 参数 说明 类型 默认值 filterOption 接收 inputValue path 两个参数,当 path 符合筛选条件时,应返回 true,反之则返回 false。 function(inputValue, path): boolean 事件 事件名称 说明 回调参数 版本 change 选择完成后的回调 (value, selectedOptions) => void – search 监听搜索,返回输入的值 (value) => void – Option interface Option { value: string | number; label?: any; disabled?: boolean; children?: Option[]; // 标记是否为叶子节点,设置了 `loadData` 时有效 // 设为 `false` 时会强制标记为父节点,即使当前节点没有 children,也会显示展开图标 isLeaf?: boolean; }

    2023年12月18日
    78800
  • 创建与编辑一体化

    在业务操作中,用户通常期望能够在创建页面后立即进行编辑,以减少频繁切换页面的步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Oinone平台提供的创建与编辑一体化功能,使操作更加高效便捷。 通过拖拽实现表单页面设计 在界面设计器中,我们首先需要设计出对应的页面。完成页面设计后,将需要的动作拖入设计好的页面。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支持一个功能,即根据前端传入的数据是否包含id来判断是创建操作还是编辑操作。 动作的属性配置如下: 前端自定义动作 一旦页面配置完成,前端需要对这个动作进行自定义。以下是一个示例的代码: @SPI.ClassFactory( ActionWidget.Token({ actionType: [ActionType.Server], model: '模型', name: '动作的名称' }) ) export class CreateOrUpdateServerActionWidget extends ServerActionWidget { @Widget.Reactive() protected get updateData(): boolean { return true; } }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实现了一个更智能的操作流程,使用户能够在创建页面的同时进行即时的编辑,从而提高了整体操作效率。这种创建与编辑一体化的功能不仅使操作更加顺畅,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灵活的工作流程。

    2023年11月21日
    1.3K00
  • 【前端】默认布局模板(v4)

    默认母版(Mask) PC端默认母版 <mask> <multi-tabs /> <header> <widget widget="app-switcher" /> <block> <widget widget="notification" /> <widget widget="divider" /> <widget widget="language" /> <widget widget="divider" /> <widget widget="user" /> </block> </header> <container> <sidebar> <widget widget="nav-menu" height="100%" /> </sidebar> <content> <breadcrumb /> <block width="100%"> <widget width="100%" widget="main-view" /> </block> </content> </container> </mask> PC端默认内联Tabs母版(<multi-tabs inline="true" />) <mask> <header> <widget widget="app-switcher" /> <block> <widget widget="notification" /> <widget widget="divider" /> <widget widget="language" /> <widget widget="divider" /> <widget widget="user" /> </block> </header> <container> <sidebar> <widget widget="nav-menu" height="100%" /> </sidebar> <block height="100%" flex="1 0 0" flexDirection="column" alignContent="flex-start" flexWrap="nowrap" overflow="hidden"> <multi-tabs inline="true" /> <content> <breadcrumb /> <block width="100%"> <widget width="100%" widget="main-view" /> </block> </content> </block> </container> </mask> 移动端默认母版 <mask> <widget widget="user" /> <widget widget="nav-menu" app-switcher="true" menu="true" /> <widget widget="main-view" height="100%" /> </mask> PC端默认布局(Layout) 表格视图(TABLE) <view type="TABLE"> <pack widget="group"> <view type="SEARCH"> <element widget="search" slot="search" /> </view> </pack> <pack widget="group" slot="tableGroup"> <element widget="actionBar" slot="actionBar"> <xslot name="actions" /> </element> <element widget="table" slot="table"> <element widget="expandColumn" slot="expandRow" /> <xslot name="fields" /> <element widget="rowActions" slot="rowActions" /> </element> </pack> </view> 表单视图(FORM) <view type="FORM"> <element widget="actionBar" slot="actionBar"> <xslot name="actions" /> </element> <element widget="form" slot="form"> <xslot name="fields" /> </element> </view>…

    2023年11月1日
    1.1K01
  • 根据固定的接口返回数据动态控制按钮的显隐

    在项目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当前按钮的显示与隐藏需要根据后端某个接口返回的数据来决定,而无法通过权限配置进行处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方式来处理这一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当前动作是什么类型的动作,例如「服务端动作、跳转动作、打开弹窗的动作、打开抽屉的动作」。 ServerActionWidget -> 服务端动作DialogViewActionWidget -> 打开弹窗动作DrawerViewActionWidget -> 打开抽屉动作RouterViewActionWidget -> 路由跳转动作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通过自定义的方式处理按钮的显示与隐藏逻辑。 import { ActionType, ActionWidget, SPI, ServerActionWidget, Widget, http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SPI.ClassFactory( ActionWidget.Token({ actionType: ActionType.Server, model: 'resource.k2.Model0000000100', name: 'create' }) ) export class MyAction extends ServerActionWidget { // 当前动作是服务端动作,继承的是 ServerActionWidget @Widget.Reactive() private needInvisible = false; @Widget.Reactive() public get invisible(): boolean { return this.needInvisible; } protected mounted(): void { super.mounted(); // 模拟接口 http.query(模块名, `graphql`).then(res => { if(res) { this.needInvisible = true } }) }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调用后端接口,根据返回的数据动态修改 needInvisible 这个值,从而实现按钮的动态显示与隐藏效果。这样的设计使得按钮的显示状态更加灵活,并且能够根据后端数据动态调整,提高了系统的可定制性。

    前端 2023年11月23日
    1.0K00
  • 【前端】移动端工程结构最佳实践(v4/v5)

    阅读之前 你应该: 了解node与npm相关内容 了解lerna包管理工具的相关内容 官方文档 了解git仓库的相关内容 了解rollup的相关内容 工程结构包示例 Vue项目结构包下载-v4.7.xVue项目结构包下载-v5.2.x 工程结构详解 工程结构 ├── packages │   ├── kunlun-mobile-boot │   │   ├── package.json │   │   ├── public │   │   │   ├── favicon.ico │   │   │   └── index.html │   │   ├── src │   │   │   ├── main.ts │   │   │   └── shim-vue.d.ts │   │   ├── tsconfig.json │   │   └── vue.config.js │   ├── kunlun-module-mobile-demo │   │   ├── scripts │   │   │   ├── postpublish.js │   │   │   └── prepublish-only.js │   │   ├── src │   │   │   ├── index.ts │   │   │   └── shim-vue.d.ts │   │   ├── index.ts │   │   ├── package.json │   │   ├── rollup.config.js │   │   └── tsconfig.json │   └── kunlun-modules-mobile-demo │   ├── scripts │   │   ├── build.config.js │   │   ├── postpublish.js │   │   └── prepublish-only.js │   ├── packages │   │   ├── module-demo1 │   │   │   ├── index.ts │   │   │   ├── package.json │   │   │   ├── rollup.config.js │   │   │   └── src │   │   │   ├── index.ts │   │   │   └── shim-vue.d.ts │   │   ├── module-demo2 │   │   │   ├── index.ts │   │   │   ├── package.json │   │   │   ├── rollup.config.js │   │   │  …

    前端 2023年11月1日
    1.2K00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