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设计器】模型增删改查基础

阅读之前

你应该:

  • 已搭建包含界面设计器的基础环境。
  • 对平台元数据有基本了解和认识。(如果不是特别清楚也没关系)

常用元数据简介

平台中包含了许多元数据,以这些元数据为基础,可以较为完整的描述了一个【应用】或【模块】的存储结构以及用户交互。

图解

image.png

``` mermaid
graph TD
Module ---> DataDictionary
Module ---> Model

Model ---> Field
Model ---> Function1(Function)
Model ---> Action

Action ---> ViewAction ---> View
Action ---> ServerAction ---> Function2(Function)
Action ---> UrlAction
Action ---> ClientAction
```

概念解释
  • 模块(Module):用于定义元数据的作用域。
  • 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固定数据可选项。
  • 模型(Model):用于描述一个具体对象的集合。
  • 字段(Field):模型中字段,用于描述对象属性。
  • 函数(Function):模型中的函数,用于定义对象的服务端行为。
  • 动作(Action):模型中的动作,用于定义对象的交互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行为。
  • 跳转动作(ViewAction):用于视图与视图之间的跳转。
  • 视图(View):用于定义主内容分发区的页面内容。
  • 服务端动作(ServerAction):用于客户端调用服务端行为。特殊的,当函数被作为API级别开放时,客户端也可以直接调用。
  • 链接动作(UrlAction):用于执行浏览器超链接行为。
  • 客户端动作(ClientAction):用于自定义客户端动作。
其他概念解释
  • 应用(Application):特殊的模块,可以被用户访问的模块。
  • 模块依赖(ModuleDependencies):模块与模块之间具备的一种关系,使得模块可以使用被依赖模块的相关元数据。

场景描述

在以下演示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演示模块】这一应用来引导大家完成【商品】模型的增删改查操作。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为大家提供模型增删改查的最佳实践。

创建第一个无代码应用

(基于低代码开发的应用,可以跳过这一步骤。)

登录进入系统后,将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为了方便演示和体验,可直接使用admin用户进入系统)

切换应用到应用中心

image.png

image.png

创建第一个应用

image.png

image.png

至此,你已经创建了一个【演示应用】,用于接下来的操作。

创建第一个无代码模型

(基于低代码开发的模型,可以跳过这一步骤。)

切换应用到模型设计器

image.png

在模型设计器切换视图为表模式

模型设计器具有表模式图模式两种模型展示形式,表模式主要用于单个模型的管理,图模式主要用于查看多个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这里我们使用表模式

image.png

在模型设计器切换模块到【演示模块】

image.png

创建一个存储模型【商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在无代码模式中,只能选择【存储模型】和【传输模型】,其代表的含义为:

  • 存储模型:创建模型时同步创建数据库表,具备数据存储能力。
  • 传输模型:仅创建模型,不创建数据库表,不具备数据存储能力,仅作用户交互使用。

创建模型时,一定会继承一个父模型,在模型设计器创建模型都将默认继承【基础存储模型】,该模型中默认包含【编码】和【名称】两个业务字段,以及【ID】、【创建人ID】、【更新人ID】、【创建时间】、【更新时间】五个系统字段。

专家模式中,可以查看模型的父模型进行查看,也可以在创建模型时修改父模型。这一功能在这里不进行演示。

在下面的操作中,我们仅需使用【编码】和【名称】这两个业务字段来创建相关视图。

创建第一个表格视图

切换应用到界面设计器

image.png

选择应用和模型

这里为了方便查看,我们可以使用【全部视图类型】。

image.png

创建表格视图

image.png

输入【页面标题】,修改【视图类型】为【表格】,直接点击确定即可。会自动进入【页面设计】。

image.png

页面设计

image.png

设计表格视图

从【组件库】-【模型】中将【编码】和【名称】两个【低代码字段】拖入【表格区】

image.png

小贴士:

  • 在左侧组件库可以切换【组件】和【模型】。【组件】用于创建和选择字段,【模型】用于直接使用现有字段
  • 在模型面板可以查看当前选中字段所在模型。如未选择时,为当前视图模型。
  • 对于存储模型而言,创建字段应该是一个谨慎的操作,在学习阶段尽可能从【模型】中使用现有字段。除非有创建新字段的需求。
  • 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将【编码】和【名称】拖入【列表搜索区】即可使用这两个字段进行搜索。单行文本默认使用模糊搜索。

为表格提供【创建商品】功能

从【组件库】-【组件】中将【跳转动作】组件拖入【动作区】,并填写相关的元数据信息,按图示输入完成后,点击保存即可。(具体解释在文章下方)

这里会创建一个【表单】视图,并绑定至当前动作。设计完表格视图后,我们需要设计表单视图。

image.png

image.png

为表格提供【编辑商品】功能

从【组件库】-【组件】中将【跳转动作】组件拖入【行内动作区】,并填写相关的元数据信息,按图示输入完成后,点击保存即可。

image.png

为表格提供【删除商品】功能

从【组件库】-【模型】中将【删除】动作分别拖入【动作区】和【行内动作区】即可。

image.png

将表格绑定到菜单,可以让用户访问

使用【显示母版】可以查看当前页面在母版中的预览效果

image.png

添加菜单项【商品管理】并【绑定当前视图】

image.png

发布表格视图,并返回列表页

image.png

image.png

至此,我们已完成了【表格】视图的基本功能设计。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刚刚在【创建商品】步骤时创建的【表单】视图。点击【商品表单】卡片任意区域进入【页面设计】。

设计表单视图

从【组件库】-【模型】中将【编码】和【名称】两个【低代码字段】拖入【表单区】

image.png

为表单提供【创建/更新】功能,使得表单可以提交数据到服务端

从【组件库】-【模型】中将【创建】动作拖入【动作区】

image.png

将【创建】动作的【是否隐藏】属性改为【条件隐藏】并设置表达式

image.png

image.png

从【组件库】-【模型】中将【更新】动作拖入【动作区】

image.png

将【更新】动作的【是否隐藏】属性改为【条件隐藏】并设置表达式

image.png

image.png

为表单提供【返回】功能

将【组件】-【客户端动作】拖入【动作区】添加【返回】功能

image.png

发布表单视图,并返回列表页

(同表格视图发布)

切换应用到应用中心,为应用设置首页

image.png

使用绑定菜单,将【商品管理】菜单设置为【演示模块】的应用首页。

image.png

切换应用到演示模块,查看刚刚设计的视图以及体验增删改查基本功能

image.png

至此,一个模型的全部增删改查功能已进行完整演示。下面将对上述步骤中可能产生的疑问点进行解释说明。

跳转动作元数据配置

  • 动作名称:跳转动作的默认显示名称
  • 数据控制类型:用于动作点击后的数据行为控制。
    • 处理单条数据:携带当前可用数据的一行到目标页面中,仅一行,如果勾选了多行也仅有首行(首行按勾选顺序决定)。
    • 处理多条数据:携带当前可用数据的多行到目标页面中,至少是两行。
    • 处理单条或多条数据:携带当前可用数据的多行到目标页面中,至少是一行。
    • 不进行数据处理:不携带任何数据到目标页面。
  • 打开方式:用于动作点击后的跳转行为控制。
    • 当前窗口打开:基本的页面跳转,不打开新的浏览器窗口或标签页。
    • 新窗口打开:打开新的浏览器窗口或标签页。特殊的,使用了平台内置的多标签页时,将不再打开新的浏览器窗口或标签页,仅会在多标签页中添加一个新的标签页。
    • 弹窗打开:使用弹窗打开,并渲染目标页面。
    • 抽屉打开:使用抽屉打开,并渲染目标页面。
  • 页面内容:界面设计器交互属性。
    • 绑定已有视图:从平台中已存在的视图中选择视图作为目标页面。
    • 创建新页面:输入视图相关信息,创建新视图并绑定到当前动作作为目标页面。
  • 绑定页面:【绑定已有视图】时用于选择视图。
  • 页面标题:【创建新页面】时使用的页面信息,与【界面设计器】中【创建视图】的【页面标题】一致。
  • 页面模型:【创建新页面】时使用的页面信息,与【界面设计器】中【创建视图】的【模型】一致。
  • 业务类型:【创建新页面】时使用的页面信息,与【界面设计器】中【创建视图】的【业务类型】一致。
  • 视图类型:【创建新页面】时使用的页面信息,与【界面设计器】中【创建视图】的【视图类型】一致。
  • 操作栏位置:【创建新页面】时使用的页面信息,与【界面设计器】中【创建视图】的【操作栏位置】一致。
  • 禁用数据加载:打开目标页面时不发起服务端查询。
  • 加载函数:打开目标页面时使用指定的加载函数发起服务端查询。

客户端动作元数据配置

  • 动作名称:客户端动作的默认显示名称
  • 客户端行为:平台内置的客户端行为
    • 数据校验:同提交动作数据校验功能
    • 返回上一页/关闭弹窗/关闭抽屉
    • 刷新数据:同提交动作刷新当前视图功能
    • 批量更新:在批量动作打开的弹窗中使用的特殊客户端动作
    • 删除数据:在一对多(O2M)多对多(M2M)使用表格组件时使用的删除功能

Q/A

跳转动作的数据控制类型该如何选择?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目标页面是否需要携带数据以及携带的数据行数,来决定数据控制类型。

在演示内容中,从【表格】视图通过【创建】按钮跳转到表单时,通常我们不需要任何数据,因此我们选择【不进行数据处理】来实现这一目的。从【表格】视图通过【编辑】按钮跳转到表单时,通常我们在行内进行操作,并且我们一次只能编辑一行数据,因此我们选择【处理单条数据】。

【组件库】-【组件】中的动作和【组件库】-【模型】中的动作有什么区别?

【组件库】-【组件】中的动作拖入页面时,会创建一个对应的动作,因此需要输入元数据相关信息。
【组件库】-【模型】中的动作为当前模型中的【服务端动作】,因此拖入页面后无需输入元数据相关信息。

【删除】动作为什么可以显示在两个区域?

在模型中内置的【删除】动作,其数据类型为【处理单条或多条数据】,因此可以在表格的【动作区】和【行内动作区】各放置一个。不仅如此,所有的数据类型为【处理单条或多条数据】的【服务端动作】都可以这样做。

表格的【创建】和【编辑】为什么一个使用【创建新页面】,另一个使用【绑定已有视图】?

在新增【创建】这个【跳转动作】时,由于我们在当前模型下没有一个【表单】视图可以直接使用,因此在这里我们使用【创建新页面】的方式直接创建【表单】视图,并绑定至当前动作。

在新增【编辑】这个【跳转动作】时,由于我们在上一步骤已经创建了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表单】视图,因此在这里我们使用【绑定已有视图】。

在演示内容中,我们假设【创建商品】和【编辑商品】使用的【表单】视图可以通过【是否隐藏】属性进行简单区分,因此采取了这样的演示操作。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在大多数场景中也的确如此。

表单的【创建】和【更新】配置的【条件隐藏】具有怎样的含义?

在平台任何存储模型/代理模型(不包含中间模型)中,都具备ID这一系统字段。通过【不进行数据处理】的跳转动作跳转至【表单】视图时,ID不会在跳转时进行传递,因此在【表单】中的ID字段为空。通过【处理单条数据】的跳转动作跳转至【表单】视图时,ID会在跳转时进行传递(如URL上可以看到id属性),因此在【表单】中的ID字段不空。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通过【条件隐藏】区分当前这个视图的业务功能。

表单的【创建】可以通过当前视图数据.ID非空进行隐藏,即表示当前ID非空时隐藏(当前ID为空时显示)。

表单的【更新】可以通过当前视图数据.ID为空进行隐藏,即表示当前ID为空时隐藏(当前ID不空时显示)。

Oinone社区 作者:oinone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install/61.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oinone的头像oinone
上一篇 2023年6月20日 pm4:07
下一篇 2023年11月2日 pm1:58

相关推荐

  • 离线无代码docker启动说明(5.1.0)

    1. 安装docker 1.1 Linux内核系统 1.1.1 检查防火墙(以CentOS7为例) 查看防火墙是否开启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如防火墙处于开启状态,有2种处理方式,选择其中一种,开发环境如内网环境建议选择处理方案1 处理方案1:停止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处理方案2:开放docker镜像内置中间件透出的端口 88:web访问端口 8099:后端Java服务端口 19876:rocketmq的namesrv端口: 6378:缓存redis的端口 3307:数据库mysql的端口 2182:zookeeper的端口 20880:dubbo的通信端口 15555:预留Java的debug端口 10991:rocketmq的broker端口 9999:Nginx文件系统的端口 查看防火墙已经开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s # 防火墙新增开放端口示例: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88/tcp #新增以后生效需要重新加载防火墙 systemctl reload firewalld #查看端口是否开放成功 firewall-cmd –list-ports 也可以从外部使用telnet命令检查端口是否开放成功,如telnet 192.168.0.121 3307 1.1.2 官方安装地址(已安装请忽略):https://docs.docker.com/engine/install/centos/ yum install -y yum-utils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如果docker这个源异常可以用阿里云的源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yum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docker-buildx-plugin docker-compose-plugin #启动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docker -v 如果无法访问官网,参考阿里云 https://developer.aliyun.com/mirror/docker-ce?spm=a2c6h.13651102.0.0.57e31b11lhSNtT 1.1.3 可使用一键安装脚本 wget https://pamir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docker/quick-install.sh sh quick-install.sh 1.2 无公网环境Linux系统 需要根据指定的版本以及内核架构来生成对应docker以及镜像包 在已经安装docker环境下 下载离线镜像包:https://pamir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docker/oinone-designer-full-v5.1.5.4.tar 执行导入镜像:docker load -i oinone-designer-full-v5.1.5.4.tar 2. 解压提供的部署.zip 部署.zip包含: settings-3.6.3.xml:拉取平台jar的maven仓库settings,对应maven版本3.6.x settings-3.8.x.xml:拉取平台jar的maven仓库settings,对应maven版本3.8.x pamirs-demo:后端示例工程 oinone-op-ds-all-full:包含所有中间件及前后端工程,用于启动docker脚本 license:平台证书 docker和mvn账号信息.md 4. 修改startup.sh中的路径 4.1 linux环境修改参数 在文件中找到如下configDir=$(pwd)version=5.1.5.4IP=192.168.0.121 configDir的路径(下载oinone-op-ds-xx.zip解压后的路径) 修改对应的镜像版本号 修改对应的IP为docker宿主机IP 4.2 window环境修改参数 在文件中找到如下set configDir=/d/shushi/docker/oinone-op-ds-all-fullset version=5.1.5.4set IP=192.168.0.121 修改configDir的路径((下载oinone-op-ds-xx.zip解压后的路径) 修改对应的镜像版本号 修改对应的IP为docker宿主机IP 5. (用oinone-op-ds-all-full版本可跳过)修改conf/application.yml 对应中间件的配置:指定对应IP和端口或密码,把其中192.168.0.121改为宿主机IP zookeeper mysql rocket-mq redis 【推荐】推荐把数据库外置到容器外面,确保容器升级和重启后数据能够保留。 6.修改conf/application.yml中OSS的配置 cdn: oss: name: 本地文件NG系统 type: LOCAL bucket: # uploadUrl 这个是Oinone后端服务地址和端口。 把其中192.168.0.121改为宿主机IP uploadUrl: http://192.168.0.121:8099 # downloadUrl前端地址,即直接映射在nginx的静态资源的路径和端口。 把其中192.168.0.121改为宿主机IP downloadUrl: http://192.168.0.121:9999 validTime: 3600000 timeout: 600000 active: true referer: # 本地Nginx静态资源目录 localFolderUrl: /opt/pamirs/static # 使用客户自己的CDN的图片,否则系统默认的从数式的CDN中获取 appLogoUseCdn: true 7. 修改mq/broker.conf(**注意:使用allinone-full包含中间件版本) 修改其中brokerIP1的IP从192.168.0.121改成宿主机IP brokerClusterName = DefaultCluster namesrvAddr=127.0.0.1:9876 brokerIP1=192.168.0.121 brokerName = broker-a brokerId = 0 deleteWhen = 04 fileReservedTime = 48 brokerRole = ASYNC_MASTER…

    2024年8月21日
    1.2K00
  • 【Oracle】后端部署使用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配置 驱动配置 jdbc仓库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com.oracle.database.jdbc/ojdbc8 Maven配置(11g版本可用) <ojdbc.version>23.2.0.0</ojdbc.version> <dependency> <groupId>com.oracle.database.jdbc</groupId> <artifactId>ojdbc8</artifactId> <version>${ojdbc.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JDBC连接配置 pamirs: datasource: base: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 oracle.jdbc.OracleDriver url: jdbc:oracle:thin:@//127.0.0.1:1521/orcl username: YOUR_SCHEMA_NAME password: xxxxxx Oracle默认为每个用户创建了一个与当前用户名同名的模式,每个用户应该只使用该模式(DBA用户除外),因此平台使用Oracle时应该通过username处指定与该模式同名的用户名来指定模式。(Oracle多数据源时每一个数据库创建一个用户) 创建用户时用户名应全大写。 连接url配置 官方文档 https://odbc.postgresql.org/docs/config-opt.html url格式 jdbc:oracle:thin:@//ip:端口号/服务名或SID 每一个Oracle进程默认为一个Oracle数据库实例,使用服务名或sid登录该Oralce数据库实例。一个Oracle sid 对应一个数据库实例,而一个服务名可以标识多个数据库实例。远程连接时推荐使用服务名进行连接。可以在安装Oracle的机器上打开SQLPlus,用SYSTEM用户登录上去后使用SELECT SYS_CONTEXT('USERENV', 'INSTANCE_NAME') AS SID FROM DUAL;查询登录使用的sid;也可以使用SELECT VALUE AS SERVICE_NAM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service_names';查询登录使用的服务名。 其他连接参数如需配置,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优。 方言配置 pamirs方言配置 pamirs: dialect: ds: base: type: Oracle version: 11.2 major-version: 11g pamirs: type: Oracle version: 11.2 major-version: 11g plus: configuration: jdbc-type-for-null: "NULL" using-model-as-property: true using-statement-handler-dialect: true mapper: batch: useAffectRows global: table-pattern: '${table_30}' column-pattern: '${column_30}' 数据库版本 type version majorVersion 11g – 11.2.0.1.0 Oracle 11.2 11g 12c – 12.2.0.1.0 Oracle 12.2 12c PS:由于方言开发环境为Oracle Database 11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1.2.0.1.0版本,其他类似版本(11.2.x)原则上不会出现太大差异,如出现其他版本无法正常支持的,可在文档下方留言。 schedule方言配置 pamirs: event: enabled: true schedule: enabled: true dialect: type: Oracle version: 11.2 major-version: 11g 其他配置 逻辑删除的值配置 pamirs: mapper: global: table-info: logic-delete-value: (CAST(SYSTIMESTAMP AS DATE) – TO_DATE('1970-01-01 08:00:00', 'YYYY-MM-DD HH24:MI:SS')) * 8640000000000 Oracle数据库用户初始化及授权 — 以下命令均使用dba账户执行 — 创建用户 ONE_TEST (用户名需全大写) 密码 123456 CREATE USER ONE_TEST IDENTIFIED BY 123456; — 解锁用户 ALTER USER ONE_TEST ACCOUNT UNLOCK; — 将用户的默认表空间设置为USERS,临时表空间设置为TEMP ALTER USER ONE_TEST DEFAULT TABLESPACE USERS; ALTER USER ONE_TEST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 可以用以下命令查询某用户的表空间: SELECT…

    2025年7月10日
    25500
  • RocketMQ如何配置日志路径和日志自动清理规则

    RocketMQ的日志路径和日志自动清理规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配置: 配置日志路径 对于RocketMQ客户端: RocketMQ客户端日志默认存储在系统盘的特定位置,但你可以通过JVM启动参数来修改日志的输出路径。例如,在启动Java应用时,可以通过 -Dlogging.path 或 -Drocketmq.client.logRoot 参数指定日志根目录。例如: java -Drocketmq.client.logRoot=/path/to/your/log/directory -jar your_application.jar 对于RocketMQ服务端(Broker和NameServer): RocketMQ服务端的日志路径通常在 conf/logback_broker.xml(对于Broker)和 conf/logback_namesrv.xml(对于NameServer)配置文件中定义。你可以在这些XML配置文件中修改 <property name="LOG_HOME"> 的值来改变日志存储路径。 配置日志自动清理规则 RocketMQ服务端提供了日志滚动策略来自动清理旧日志,这通常在上述提到的 logback_broker.xml 和 logback_namesrv.xml 文件中通过Logback的RollingPolicy配置实现。例如,可以配置文件大小限制、保留文件数量等: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file>${LOG_HOME}/rocketmq.log</file>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 按天滚动日志文件 –> <fileNamePattern>${LOG_HOME}/archived/rocketmq.%d{yyyy-MM-dd}.%i.log</fileNamePattern> <!– 保留最多30天的日志 –> <maxHistory>30</maxHistory> <!– 单个日志文件最大大小,默认RocketMQ不直接支持配置此参数,但可通过Logback的SizeAndTimeBasedFNATP配置间接控制 –> <!–<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AndTimeBasedFNATP">–> <!–<maxFileSize>100MB</maxFileSize>–> <!–</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rollingPolicy> … </appender> 请注意,虽然RocketMQ客户端日志默认不直接支持配置单个日志文件大小,但你可以通过外部日志框架(如Logback或Log4j)的配置来间接影响日志文件的大小管理。 对于日志清理,RocketMQ本身对于消息存储的文件有自动清理机制,但针对日志文件的自动清理主要依赖于日志框架的配置,如上述Logback的配置示例所示。 确保在修改任何配置前备份原有的配置文件,并且理解修改可能对系统监控和故障排查造成的影响。

    2024年5月28日
    2.8K00
  • 开源日志平台:Graylog部署及接入

    一、部署Graylog Graylog总共需要3个服务:graylog服务端、mongodb(存储graylog的配置)、elasticSeach(存储日志)本文档部署方案介绍: graylog服务端、mongodb(存储graylog的配置)使用docker-compose部署 elasticSeach 引用外部地址 1. 安装docker、安装docker-compose 这部分直接参考互联网上的教程:链接 2. 通过docker-compose部署graylog 服务器上新建一个 graylog的目录,并在该目录下新建 docker-compose.yml version: '3' services: mongo: image: mongo:5.0 container_name: mongo volumes: – /data/docker/graylog/mongo_data:/data/db networks: – graylog ports: – 27017:27017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healthcheck: test: ["CMD", "mongo", "–eval", "db.adminCommand('ping')"] interval: 30s timeout: 10s retries: 5 graylog: image: graylog/graylog:5.2 container_name: graylog depends_on: mongo: condition: service_healthy environment: – GRAYLOG_ROOT_PASSWORD_SHA2=xxxxx #sha2生成的密码,可以服务器通过命令获取:echo -n yournewpassword | sha256sum – GRAYLOG_PASSWORD_SECRET=xxxxx #随机生成的secret,长度超过32位,可以自己生成 – GRAYLOG_HTTP_ENABLE_TLS=false – GRAYLOG_TIMEZONE=Asia/Shanghai – GRAYLOG_MONGO_URI=mongodb://mongo:27017/graylog – GRAYLOG_ELASTICSEARCH_VERSION=7 – GRAYLOG_ELASTICSEARCH_HOSTS=http://es账户:es密码@es地址:9200 – GRAYLOG_ELASTICSEARCH_USER=es账户 – GRAYLOG_ELASTICSEARCH_PASSWORD=es密码 – GRAYLOG_HTTP_EXTERNAL_URI=http://访问地址/ – GRAYLOG_HTTP_PUBLISH_URI=http://访问地址/ – GRAYLOG_PLUGIN_SYSTEM_LANGUAGESELECTOR_DEFAULT_LOCALE=zh_CN – TZ=Asia/Shanghai networks: – graylog ports: – "9000:9000" – "514:514" – "514:514/udp" – "12201:12201" – "12201:12201/udp" volumes: mongo_data: driver: local graylog_data: driver: local networks: graylog: driver: bridge 上面的配置根据自己的环境,重新配置。注意点:elasticSearch如果存在账密的化,参考下GRAYLOG_ELASTICSEARCH_XXX这几个配置,进行调整。 3. 启动graylog # 1. 启动执行 docker-compose up -d # 2. 如果希望调整docker-compose.yml的配置,需要先关闭,再重启 ## 2.1 先关闭graylog的应用 docker-compose down ## 2.2 修改完文件后,再执行启动命令 docker-compose up -d # 3.查看启动日志,确认是否完成启动 docker logs mongo; docker logs graylog; 4. 配置graylog 日志传输,建议采用UDP协议,其次包括graylog的踩坑记录,参考如下文档:参考1参考2 二、java应用接入Graylog 1. pom新增依赖 <!–logback gelf日志收集–> <dependency> <groupId>biz.paluch.logging</groupId> <artifactId>logstash-gelf</artifactId> <version>1.15.0</version> </dependency> 2. 配置logback.xml文件,同时增加traceId、spanId方便链路日志的追踪 a. 配置 Logback 以支持 MDC,在 logback.xml 中配置 GelfLogbackAppender,并确保包括 traceId 和 spanId 字段: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GELF" class="biz.paluch.logging.gelf.logback.GelfLogbackAppender"> <host>udp:graylog的地址</host> <!– graylog 服务器ip –> <port>graylog开放的端口</port>…

    2024年5月30日
    2.5K00
  • 【PostgreSQL】后端部署使用PostgreSQL数据库

    PostgreSQL数据库配置 驱动配置 Maven配置(14.3版本可用) <postgresql.version>42.6.0</postgresql.version> <dependency> <groupId>org.postgresql</groupId> <artifactId>postgresql</artifactId> <version>${postgresql.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离线驱动下载 postgresql-42.2.18.jarpostgresql-42.6.0.jarpostgresql-42.7.3.jar JDBC连接配置 pamirs: datasource: base: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 org.postgresql.Driver url: jdbc:postgresql://127.0.0.1:5432/pamirs?currentSchema=base username: xxxxxx password: xxxxxx 连接url配置 暂无官方资料 url格式 jdbc:postgresql://${host}:${port}/${database}?currentSchema=${schema} 在jdbc连接配置时,${database}和${schema}必须完整配置,不可缺省。 其他连接参数如需配置,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优。 方言配置 pamirs方言配置 pamirs: dialect: ds: base: type: PostgreSQL version: 14 major-version: 14.3 pamirs: type: PostgreSQL version: 14 major-version: 14.3 数据库版本 type version majorVersion 14.x PostgreSQL 14 14.3 PS:由于方言开发环境为14.3版本,其他类似版本(14.x)原则上不会出现太大差异,如出现其他版本无法正常支持的,可在文档下方留言。 schedule方言配置 pamirs: event: enabled: true schedule: enabled: true dialect: type: PostgreSQL version: 14 major-version: 14.3 type version majorVersion PostgreSQL 14 14.3 PS:由于schedule的方言在多个版本中并无明显差异,目前仅提供一种方言配置。 其他配置 逻辑删除的值配置 pamirs: mapper: global: table-info: logic-delete-value: (EXTRACT(epoch FROM CURRENT_TIMESTAMP) * 1000000 + EXTRACT(MICROSECONDS FROM CURRENT_TIMESTAMP))::bigint PostgreSQL数据库用户初始化及授权 — init root user (user name can be modified by oneself) CREATE USER root WITH PASSWORD 'password'; — if using automatic database and schema creation, this is very important. ALTER USER root CREATEDB; SELECT * FROM pg_roles; — if using postgres database, this authorization is required. GRANT CREATE ON DATABASE postgres TO root;

    2023年11月1日
    82000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