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none社区 作者:张博昊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backend/18458.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Oinone社区 作者:张博昊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backend/18458.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概述 Oinone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了环境保护功能,以确保在一套环境可以在较为安全前提下修改配置文件,启动多个JVM等部署操作。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与环境保护功能相关的启动参数。 名词解释 本地开发环境:开发人员在本地启动业务工程的环境 公共环境:包含设计器镜像和业务工程的环境 环境保护参数介绍 -PenvProtected=${value} 是否启用环境保护,默认为true。 环境保护是通过与最近一次保存在数据库的base_platform_environment表中数据进行比对,并根据每个参数的配置特性进行判断,在启动时将有错误的内容打印在启动日志中,以便于开发者进行问题排查。 除此之外,环境保护功能还提供了一些生产配置的优化建议,开发者可以在启动时关注这些日志,从而对生产环境的配置进行调优。 -PsaveEnvironments=${value} 是否将此次启动的环境参数保存到数据库,默认为true。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公共环境中的保护参数发生不必要的变化,我们可以选择不保存此次启动时的配置参数到数据库中,这样就不会影响其他JVM启动时发生校验失败而无法启动的问题。 -PstrictProtected=${value} 是否使用严格校验模式,默认为false 通常我们建议在公共环境启用严格校验模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公共环境的元数据不受其他环境干扰。 PS:在启用严格校验模式时,需避免内外网使用不同连接地址的场景。如无法避免,则无法启用严格校验模式。 常见问题 需要迁移数据库,并更换了数据库连接地址该如何操作? 将原有数据库迁移到新数据库。 修改配置文件中数据库的连接地址。 在启动脚本中增加-PenvProtected=false关闭环境保护。 启动JVM服务可以看到有错误的日志提示,但不会中断本次启动。 移除启动脚本中的-PenvProtected=false或将值改为true,下次启动时将继续进行环境保护检查。 可查看数据库中base_platform_environment表中对应数据库连接配置已发生修改,此时若其他JVM在启动前未正确修改,则无法启动。 本地开发时需要修改Redis连接地址到本地,但希望不影响公共环境的使用该如何操作? PS:由于Redis中的元数据缓存是根据数据库差量进行同步的,此操作会导致公共环境在启动时无法正确刷新Redis中的元数据缓存,需要配合pamirs.distribution.session.allMetaRefresh参数进行操作。如无特殊必要,我们不建议使用该形式进行协同开发,多次修改配置会导致出错的概率增加。 本地环境首次启动时,除了修改Redis相关配置外,还需要配置pamirs.distribution.session.allMetaRefresh=true,将本地新连接的Redis进行初始化。 在本地启动时,增加-PenvProtected=false -PsaveEnvironments=false启动参数,以确保本地启动不会修改公共环境的配置,并且可以正常通过环境保护检测。 本地环境成功启动并正常开发功能后,需要发布到公共环境进行测试时,需要先修改公共环境中业务工程配置pamirs.distribution.session.allMetaRefresh=true后,再启动业务工程。 启动一次业务工程后,将配置还原为pamirs.distribution.session.allMetaRefresh=false。
前提 源码分析版本是 5.1.x版本 概要 在服务启动时,获取注解REMOTE的函数,通过dubbo的泛化调用发布。在调用函数时,通过dubbo泛化调用获取结果。 注册服务者 在spring 启动方法installOrLoad中初始化 寻找定义REMOTE的方法 组装dubbo的服务配置 组装服务对象实现引用,内容如下,用于注册 调用前置处理 放信息到SessionApi 函数调用链追踪,放到本地TransmittableThreadLocal 从redis中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反序列化并存在到本地的线程里 Trace信息,放一份在sessionApi中 和ThreadLocal 调用函数执行 返回数据转成特定格式 通过线程组调用dubbo的ServiceConfig.export 服务发布 时序图 源码分析 根据条件判断,确定向dubbo进行服务发布RemoteServiceLoader public void publishService(List<FunctionDefinition> functionList,Map<String,Runnable> isPublished) { // 因为泛化接口只能控制到namespace,控制粒度不能到fun级别,这里进行去重处理 Map<String, Function> genericNamespaceMap = new HashMap<>(); for (FunctionDefinition functionDefinition : functionList) { Function function = new Function(functionDefinition) try { //定义REMOTE, 才给予远程调用 if (FunctionOpenEnum.REMOTE.in(function.getOpen()) && !ClassUtils.isInterface(function.getClazz())) { genericNamespaceMap.putIfAbsent(RegistryUtils.getRegistryInterface(function), function); } } catch (PamirsException e) { } } // 发布远程服务 for (String namespace : genericNamespaceMap.keySet()) { Function function = genericNamespaceMap.get(namespace); if(isPublished.get(RegistryUtils.getRegistryInterface(function)) == null){ // 发布,注册远程函数服务,底层使用dubbo的泛化调用 Runnable registryTask = () -> remoteRegistry.registryService(function); isPublished.put(RegistryUtils.getRegistryInterface(function),registryTask); }else{ } } } 构造ServiceConfig方法,设置成泛化调用,进行发布export()DefaultRemoteRegistryComponent public void registryGenericService(String interfaceName, List<MethodConfig> methods, String group, String version, Integer timeout, Integer retries) { …. try { ServiceConfig<GenericService> service = new ServiceConfig<>(); // 服务接口名 service.setInterface(interfaceName); // 服务对象实现引用 service.setRef(genericService(interfaceName)); if (null != methods) { service.setMethods(methods); } // 声明为泛化接口 service.setGeneric(Boolean.TRUE.toString()); // 基础元数据 constructService(group, version, timeout, retries, service); service.export(); } catch (Exception e) { ….. } } // 服务对象实现引用 private GenericService genericService(String interfaceName) { return (method, parameterTypes, args) -> { PamirsSession.clear(); Function func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PamirsSession.getContext()).getFunction(RegistryUtils.getFunctionNamespace(method), RegistryUtils.getFunctionFun(method)); if (log.isDebugEnabled()) { log.debug("interfaceName: " + interfaceName + ",…
前言 虽然oinone框架减少了很多的代码,但是低代码部分的代码质量也需要高度关注,不管是写的代码bug多,或者说被吐槽代码不行,还是说写的代码经常被重构,核心点还是没有代码规范的意识和技巧,下面摘录了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去提高后端的代码质量,代码质量提高后,自然效率也会提升。 常见代码规范 **1、规范命名** 命名是写代码中最频繁的操作,比如类、属性、方法、参数等。好的名字应当能遵循以下几点: **见名知意** 比如需要定义一个变量需要来计数 int i = 0; 名称 i 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没有体现出数量的意思,所以我们应当指明数量的名称 int count = 0; **能够读的出来** 如下代码: private String sfzh; private String dhhm; 这些变量的名称,根本读不出来,更别说实际意义了。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正确的可以读出来的英文来命名 private String idCardNo; private String phone; **2、规范代码格式** 好的代码格式能够让人感觉看起来代码更加舒适。 好的代码格式应当遵守以下几点: 合适的空格 代码对齐,比如大括号要对齐 及时换行,一行不要写太多代码 好在现在开发工具支持一键格式化,可以帮助美化代码格式,大家统一使用idea的规范即可。 **3、写好代码注释** 在《代码整洁之道》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注释的恰当用法是用来弥补我们在用代码表达意图时的失败。换句话说,当无法通过读代码来了解代码所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就需要用注释来说明。 书的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可能会变动,如果不及时更新注释,那么注释就容易产生误导,偏离代码的实际意义。而不及时更新注释的原因是,程序员不喜欢写注释。😒 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不写注释,当通过代码如果无法表达意思的时候,就需要注释,比如如下代码: for (Integer id : ids) { if (id == 0) { continue; } //做其他事 } 为什么 id == 0 需要跳过,代码是无法看出来了,就需要注释了。 好的注释应当满足一下几点: 解释代码的意图,说明为什么这么写,用来做什么 对参数和返回值注释,入参代表什么,出参代表什么 有警示作用,比如说入参不能为空,或者代码是不是有坑 当代码还未完成时可以使用 todo 注释来标记 代码review发现漏洞时 可以使用 fixme 注释来标记 **4、try catch 内部代码抽成一个方法** try catch代码有时会干扰我们阅读核心的代码逻辑,这时就可以把try catch内部主逻辑抽离成一个单独的方法 如下图是Eureka服务端源码中服务下线的实现中的一段代码 整个方法非常长,try中代码是真正的服务下线的代码实现,finally可以保证读锁最终一定可以释放。 所以这段代码其实就可以对核心的逻辑进行抽取。 protected boolean 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try { read.lock(); doInternalCancel(appName, id, isReplication); } finally { read.unlock(); } // 剩余代码 } private boolean do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真正处理下线的逻辑 } **5、方法别太长** 方法别太长就是字面的意思。一旦代码太长,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很复杂,让人不想读下去; 同时方法太长的代码可能读起来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一些代码是同一个业务的功能。 比如代码中有那种2000+行大类,各种if else判断,光理清代码思路就需要用很久时间。🤷🏻♀️ 所以一旦方法过长,可以尝试将相同业务功能的代码单独抽取一个方法,最后在主方法中调用即可。 **6、抽取重复代码** 当一份代码重复出现在程序的多处地方,就会造成程序又臭又长,当这份代码的结构要修改时,每一处出现这份代码的地方都得修改,导致程序的扩展性很差。 所以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抽取成一个工具类,还可以抽成一个公共的父类。 **7、多用return** 在有时我们平时写代码的情况可能会出现if条件套if的情况,当if条件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 if (条件1) { if (条件2) { if (条件3) { if (条件4) { if (条件5) { System.out.println("11111"); } } } } }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换种思路,使用return来优化 if (!条件1) { return; } if (!条件2) { return; } if (!条件3) { return; } if (!条件4) { return; } if (!条件5)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11111"); 这样优化就感觉看起来更加直观 **8、if条件表达式不要太复杂**…
场景概述 【字段类型之关系与引用】一文中已经描述了各种关系字段的常规写法,还有一些特殊场景如:关系映射中存在常量,或者M2M中间表是大于两个字段构成。 场景描述 1、PetTalent模型增加talentType字段2、PetItem与PetTalent的多对多关系增加talentType(达人类型),3、PetItemRelPetTalent中间表维护petItemId、petTalentId以及talentType,PetDogItem和PetCatItem分别重写petTalents字段,关系中增加常量描述。示意图如下: 实际操作步骤 Step1 新增 TalentTypeEnum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api.enumerat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Dict;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common.enmu.BaseEnum; @Dict(dictionary = TalentTypeEnum.DICTIONARY,displayName = "达人类型") public class TalentTypeEnum extends BaseEnum<TalentTypeEnum,Integer>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DICTIONARY ="demo.TalentTypeEnum"; public final static TalentTypeEnum DOG =create("DOG",1,"狗达人","狗达人"); public final static TalentTypeEnum CAT =create("CAT",2,"猫达人","猫达人"); } Step2 PetTalent模型增加talentType字段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demo.api.enumeration.TalentTypeEnum;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ield;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Model; @Model.model(PetTalent.MODEL_MODEL) @Model(displayName = "宠物达人",summary="宠物达人",labelFields ={"name"}) public class PetTalent extends AbstractDemoIdModel{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ODEL_MODEL="demo.PetTalent"; @Field(displayName = "达人") private String name; @Field(displayName = "达人类型") private TalentTypeEnum talentType; } Step3 修改PetItem的petTalents字段,在关系描述中增加talentType(达人类型) @Field.many2many(relationFields = {"petItemId"},referenceFields = {"petTalentId","talentType"},through = PetItemRelPetTalent.MODEL_MODEL ) @Field.Relation(relationFields = {"id"}, referenceFields = {"id","talentType"}) @Field(displayName = "推荐达人",summary = "推荐该商品的达人们") private List<PetTalent> petTalents; Step4 PetDogItem增加petTalents字段,重写父类PetItem的关系描述 talentType配置为常量,填入枚举的值 增加domain描述用户页面选择的时候自动过滤出特定类型的达人,RSQL用枚举的name @Field(displayName = "推荐达人") @Field.many2many( through = "PetItemRelPetTalent", relationFields = {"petItemId"}, referenceFields = {"petTalentId","talentType"} ) @Field.Relation(relationFields = {"id"}, referenceFields = {"id", "#1#"}, domain = " talentType == DOG") private List<PetTalent> petTalents; Step5 PetCatItem增加petTalents字段,重写父类PetItem的关系描述 talentType配置为常量,填入枚举的值 增加domain描述用户页面选择的时候自动过滤出特定类型的达人,RSQL用枚举的name @Field(displayName = "推荐达人") @Field.many2many( through = "PetItemRelPetTalent", relationFields = {"petItemId"}, referenceFields = {"petTalentId","talentType"} ) @Field.Relation(relationFields = {"id"}, referenceFields = {"id", "#2#"}, domain = " talentType == CAT") private List<PetTalent> petTalents; Step6 PetCatItem增加petTalents字段,many2one关系示例 talentType配置为常量,填入枚举的值 增加domain描述用户页面选择的时候自动过滤出特定类型的达人,RSQL用枚举的name @Model.model(PetPet.MODEL_MODEL) @Model(displayName…
Oinone项目引入Nacos作为注册中心 Oinone项目的默认dubbo注册中心为zk, 实际项目中有可能要求用Nacos作注册中心。 Oinone默认引入的nacos-client-1.4.1,低版本不支持认证配置;该客户端版本支持Nacos服务1.x的和2.x的版本 一、项目中增加依赖 项目主pom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dubbo</groupId> <artifactId>dubbo-registry-nacos</artifactId> <version>2.7.22</version> </dependency> 项目的boot工程的pom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dubbo</groupId> <artifactId>dubbo-registry-nacos</artifactId> </dependency> 二、配置修改 修改dubbo服务注册到nacos bootstrap.yml文件的配置,或者application.yml文件中修改dubbo的配置 dubbo: application: name: pamirs-demo version: 1.0.0 registry: id: pamirs-demo-registry address: nacos://192.168.0.118:8848 username: nacos # 认证的用户名(根据情况自行修改),未开启认证可以不需要配置username和password password: nacos # 认证的密码(根据情况自行修改),未开启认证可以不需要配置username和password # dubbo使用nacos的注册中心往配置中心写入配置关闭配置 use-as-metadata-center: false use-as-config-center: false config-center: address: nacos://192.168.0.118:8848 username: nacos # 认证的用户名(根据情况自行修改),未开启认证可以不需要配置username和password password: nacos # 认证的密码(根据情况自行修改),未开启认证可以不需要配置username和password metadata-report: failfast: false # 关闭错误上报的功能 address: nacos://192.168.0.118:8848 username: nacos # 认证的用户名(根据情况自行修改),未开启认证可以不需要配置username和password password: nacos # 认证的密码(根据情况自行修改),未开启认证可以不需要配置username和password protocol: name: dubbo port: -1 serialization: pamirs scan: base-packages: pro.shushi cloud: subscribed-services: 其他 Oinone构建分布式项目一些注意点,包括服务远程发布范围、关闭Dubbo元数据上报日志、Nacos作为注册中的配置 Nacos做为注册中心:如何调用其他系统的SpringCloud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