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语言和时区设置

国际化-翻译

1、引入翻译的包

<dependency>
    <groupId>pro.shushi.pamirs.core</groupId>
    <artifactId>pamirs-translate</artifactId>
</dependency>

2、默认逻辑:在系统的右上角,切换【系统语言后】,用户所选择的语言会保存到对应的用户信息中,后续所有的请求都会拿这个「语言」的值,并将其放入到PamirsSession#Lang中。
3、实际项目可以通过自定义Session逻辑,根据实际业务覆盖掉默认方式,并将其设置在PamirsSession中:

PamirsSession.setLang(langCode); 
  • 构建自定义Session参考:https://shushi.yuque.com/yoxz76/oio3/kg2sgr
  • 构建自定义Session的逻辑中,根据业务逻辑把获取到的langCode设置都PamirsSession

4、目标语言编码说明
语言编码必须符合ISO标准,即语言ISO代码。
国际化-语言代码表-Language Codes参考下面的链接:https://blog.csdn.net/qq827245563/article/details/131552695

国际化-时区

1、引入时区的包

<dependency>
    <groupId>pro.shushi.pamirs.core</groupId>
    <artifactId>pamirs-timezone</artifactId>
</dependency>

2、时区设置类似语言(langCode)
3、在自定义Session(与设置语言共同的Session自定义)中,根据实际业务覆盖掉默认方式,并将其设置在TimezoneSession中:

pro.shushi.pamirs.timezone.session.TimezoneSession#setTimezone(TimeZone timezone)

其他说明

PamirsSession 和 TimezoneSession 都是请求级别的;即每次请求都会自动销毁; 因为在自定义Session中覆盖这两个属性的默认值的时候特别注意一下性能。

Oinone社区 作者:望闲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backend/4816.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望闲的头像望闲数式管理员
上一篇 2023年12月4日 pm2:43
下一篇 2023年12月4日 pm10:09

相关推荐

  • 低无一体使用 (后端)

    低无一体使用 (后端) 低无一体应用 打开低无一体应用。 选择应用模块 在选择模块选择框中,下拉选择需要使用低无一体的应用模块。 生成SDK 点击生成SDK, 生成当前选择应用模块的低无一体SDK。 点击之后的系统消息 提示"生成SDK成功",表示操作完成。 生成扩展工程 点击下载扩展工程模板, 生成当前选择应用模块的低无一体SDK。 点击之后的系统消息 提示"下载扩展工程模板成功",表示操作完成。 之后刷新页面 下载扩展工程 使用系统消息中的链接或者详情页中的下载地址下载扩展工程 扩展工程结构概览 自定义Action示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pro.shushi.oinone.stand.testExt.model.Model0000000001;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Act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unct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pi.dto.condition.Paginat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pi.dto.wrapper.IWrapper;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constant.FunctionConstants;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OpenEnum;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TypeEnum; /** * Model0000000001Action * * @author yakir on 2025/01/20 14:59. */ @Component @Model.model(Model0000000001.MODEL_MODEL) public class Model0000000001Action { @Function.Advanced(type = FunctionTypeEnum.QUERY) @Function.fun(FunctionConstants.queryPage) @Function(openLevel = {FunctionOpenEnum.API}) public Pagination<Model0000000001> queryPage(Pagination<Model0000000001> page, IWrapper<Model0000000001> queryWrapper) { return new Model0000000001().queryPage(page, queryWrapper); } @Action(displayName = "sayHello") @Action.Advanced(type = FunctionTypeEnum.QUERY) public Model0000000001 sayHello(Model0000000001 query) { query.setName(query.getNa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turn query; } } 注意事项 ⚠️⚠️⚠️ Oinone底层依赖版本与设计器和业务应用一致 (参考 版本更新日志 ) 扩展工程如需独立启动, 手动修改application.yml中安装模块和pom.xml中模块jar的依赖配置

    2025年2月17日
    76300
  • 后端代码规范

    前言 虽然oinone框架减少了很多的代码,但是低代码部分的代码质量也需要高度关注,不管是写的代码bug多,或者说被吐槽代码不行,还是说写的代码经常被重构,核心点还是没有代码规范的意识和技巧,下面摘录了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去提高后端的代码质量,代码质量提高后,自然效率也会提升。 常见代码规范 **1、规范命名** 命名是写代码中最频繁的操作,比如类、属性、方法、参数等。好的名字应当能遵循以下几点: **见名知意** 比如需要定义一个变量需要来计数 int i = 0; 名称 i 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没有体现出数量的意思,所以我们应当指明数量的名称 int count = 0; **能够读的出来** 如下代码: private String sfzh; private String dhhm; 这些变量的名称,根本读不出来,更别说实际意义了。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正确的可以读出来的英文来命名 private String idCardNo; private String phone; **2、规范代码格式** 好的代码格式能够让人感觉看起来代码更加舒适。 好的代码格式应当遵守以下几点: 合适的空格 代码对齐,比如大括号要对齐 及时换行,一行不要写太多代码 好在现在开发工具支持一键格式化,可以帮助美化代码格式,大家统一使用idea的规范即可。 **3、写好代码注释** 在《代码整洁之道》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注释的恰当用法是用来弥补我们在用代码表达意图时的失败。换句话说,当无法通过读代码来了解代码所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就需要用注释来说明。 书的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可能会变动,如果不及时更新注释,那么注释就容易产生误导,偏离代码的实际意义。而不及时更新注释的原因是,程序员不喜欢写注释。😒 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不写注释,当通过代码如果无法表达意思的时候,就需要注释,比如如下代码: for (Integer id : ids) { if (id == 0) { continue; } //做其他事 } 为什么 id == 0 需要跳过,代码是无法看出来了,就需要注释了。 好的注释应当满足一下几点: 解释代码的意图,说明为什么这么写,用来做什么 对参数和返回值注释,入参代表什么,出参代表什么 有警示作用,比如说入参不能为空,或者代码是不是有坑 当代码还未完成时可以使用 todo 注释来标记 代码review发现漏洞时 可以使用 fixme 注释来标记 **4、try catch 内部代码抽成一个方法** try catch代码有时会干扰我们阅读核心的代码逻辑,这时就可以把try catch内部主逻辑抽离成一个单独的方法 如下图是Eureka服务端源码中服务下线的实现中的一段代码 整个方法非常长,try中代码是真正的服务下线的代码实现,finally可以保证读锁最终一定可以释放。 所以这段代码其实就可以对核心的逻辑进行抽取。 protected boolean 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try { read.lock(); doInternalCancel(appName, id, isReplication); } finally { read.unlock(); } // 剩余代码 } private boolean do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真正处理下线的逻辑 } **5、方法别太长** 方法别太长就是字面的意思。一旦代码太长,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很复杂,让人不想读下去; 同时方法太长的代码可能读起来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一些代码是同一个业务的功能。 比如代码中有那种2000+行大类,各种if else判断,光理清代码思路就需要用很久时间。🤷🏻‍♀️ 所以一旦方法过长,可以尝试将相同业务功能的代码单独抽取一个方法,最后在主方法中调用即可。 **6、抽取重复代码** 当一份代码重复出现在程序的多处地方,就会造成程序又臭又长,当这份代码的结构要修改时,每一处出现这份代码的地方都得修改,导致程序的扩展性很差。 所以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抽取成一个工具类,还可以抽成一个公共的父类。 **7、多用return** 在有时我们平时写代码的情况可能会出现if条件套if的情况,当if条件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 if (条件1) { if (条件2) { if (条件3) { if (条件4) { if (条件5) { System.out.println("11111"); } } } } }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换种思路,使用return来优化 if (!条件1) { return; } if (!条件2) { return; } if (!条件3) { return; } if (!条件4) { return; } if (!条件5)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11111"); 这样优化就感觉看起来更加直观 **8、if条件表达式不要太复杂**…

    2024年12月11日
    2.3K00
  • Oinone设计器部署参数说明

    概述 Oinone提供两种设计器部署方式,合作伙伴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部署方式。 Docker配置参数 环境变量 ARG_ENV:指定spring.profiles.active(默认:dev) ARG_LIFECYCLE:指定-Plifecycle(默认:INSTALL) JVM_OPTIONS:jvm参数 PROGRAM_ARGS:程序参数 JVM_OPTIONS和PROGRAM_ARGS参数说明 java [JVM_OPTIONS?] -jar boot.jar [PROGRAM_ARGS?] 端口说明 PS:以下为目前设计器镜像的全部端口,不同类型镜像的端口由于内置服务不同,使用的端口数量不同,但端口号是完全一致的。 80:前端服务端口(设计器访问入口) 8091:后端服务端口 8093:后端EIP服务端口 20880:Dubbo端口 3306:内置MySQL端口 2181:内置Zookeeper端口 6379:内置Redis端口 9876/10991:内置RocketMQ端口 9999:内置本地OSS默认端口 挂载目录说明(挂载虚拟卷) /opt/pamirs为镜像的工作目录,所有挂载目录均在该目录下。 /opt/pamirs/ext:应用配置文件目录;包含application.yml、logback.xml、license.lic等配置文件 /opt/pamirs/nginx/vhost:Nginx配置文件目录 /opt/pamirs/logs:后端服务日志目录 /opt/mq/conf/broker.conf:RocketMQ的broker配置文件 /opt/pamirs/outlib:非设计器内置包的外部加载目录(外部库),可以添加任何jar包集成到设计器中。 /opt/pamirs/dist:前端服务目录 /opt/pamirs/static:前端静态文件目录;LOCAL类型的OSS上传和下载目录; docker run启动常用参数 -e:指定环境变量 -p:指定端口映射 -v:指定挂载目录(挂载虚拟卷) docker run [OPTIONS] IMAGE [COMMAND] [ARG…] docker compose启动常用配置 services: container: image: $IMAGE container_name: $CONTAINER_NAME restart: always # docker run -e environment: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 docker run -p ports: – $machinePort1:$containerPort1 – $machinePort2:$containerPort2 … # docker run -v volumes: – $machinePath1:$containerPath1 – $machinePath2:$containerPath2 … docker compose常用命令 # 使用docker-compose.yaml启动 docker compose up -d # 使用docker-compose.yaml停止并删除容器 docker compose down -v # 指定配置文件启动 docker compose -f config.yaml up -d # 指定配置文件停止并删除容器 docker compose -f config.yaml down -v JAR包方式启动 下载Oinone专属启动器 oinone-boot-starter.zip 启动命令变化 # 原命令 java -jar boot.jar # 变更后命令 boot-starter java -jar boot.jar PS:更多命令可查看后端无代码设计器Jar包启动方法

    2024年11月4日
    1.1K00
  • 导出导入翻译

    http://168.138.179.151/pamirs/file 导出翻译项: mutation { excelExportTaskMutation { createExportTask( data: { workbookDefinition: { model: "file.ExcelWorkbookDefinition" name: "excelLocationTemplate" } } ) { name } } } { "path": "/file", "lang": "en-US" } 导入翻译项: mutation { excelImportTaskMutation { createImportTask( data: { workbookDefinition: { model: "file.ExcelWorkbookDefinition" name: "excelLocationTemplate" } file: { url: "https://minio.oinone.top/pamirs/upload/zbh/test/2024/06/03/导出国际化配置模板_1717390304285_1717391684633.xlsx" } } ) { name } } } PS:导入自行修改url进行导入

    2024年6月28日
    1.1K00
  • 流程设计流程结束通知SPI接口

    1.实现SPI接口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common.spi.SPI;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common.spi.factory.SpringServiceLoaderFactory; import pro.shushi.pamirs.workflow.app.api.entity.WorkflowContext; import pro.shushi.pamirs.workflow.app.api.model.WorkflowInstance; @SPI(factory = SpringServiceLoaderFactory.class) public interface WorkflowEndNoticeApi { void execute(WorkflowContext context, WorkflowInstance instance); } 自定义通知逻辑 /** * 自定义扩展流程结束时扩展点 */ @Order(999) @Component @SPI.Service public class MyWorkflowEndNoticeApi implements WorkflowEndNoticeApi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WorkflowContext context, WorkflowInstance instance) { Long dataBizId = instance.getDataBizId(); //todo自定义逻辑 } }

    2023年12月26日
    92100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