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组件submit方法详解

场景介绍

在日常开发调试表单页的过程中,细心的小伙伴应该注意到,视图内的数据(通过vue调试工具看到的formData就是视图的数据)和最终通过服务端动作提交的数据不总是一致的,本文将带领大家解开疑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当前模型上有关联关系字段的场景,以多对一(M2O)场景为例,由于当前模型的关联关系字段是通过字段配置中的referenceFields属性和当前模型的relationFields属性进行关联的,所以提交数据的时候只需要拿到relationFields配置的字段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多拿关联关系字段本身的数据。

结合业务场景说明

这里以商品模型和类目模型举例,商品模型内有个类目的m2o字段category和对应的relationFields字段categoryId,数据提交到后端的时候前端默认会根据字段配置只获取categoryId,而category的整个对象都不会被提交。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DemoItemCategory;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ield;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base.common.CodeModel;

@Model.model(DemoItem.MODEL_MODEL)
@Model(displayName = "测试商品")
public class DemoItem extends CodeModel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5104390780952631397L;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ODEL_MODEL = "demo.DemoItem";

    @Field.String
    @Field(displayName = "商品名称")
    private String name;

    @Field.Integer
    @Field(displayName = "类目ID")
    private Long categoryId;

    @Field.many2one
    @Field.Relation(relationFields = {"categoryId"}, referenceFields = {"id"})
    @Field(displayName = "商品类目")
    private DemoItemCategory category;
}

前端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前端的字段组件提供了submit()方法来让我们可以有就会在提交数据的时候改变数据。

// 字段组件基类
export class BaseFormItemWidget<
  Value = unknown,
  Props extends BaseFormItemWidgetProps = BaseFormItemWidgetProps
> extends BaseDataWidget<Props> {
 /**
   * 数据提交的方法,例如:m2o字段user(假设其关系字段为userId)的值{id: 1, name: 'xxx'},但是实际后端数据只需要其中的id,所以用m2o对应的关系字段userId提交数据就可以了
   * @param submitValue
   */
  public submit(submitValue: SubmitValue): ReturnPromise<Record<string, unknown> | SubmitRelationValue | undefined> {
    return undefined;
  }
}

这里先以FormStringFieldSingleWidget组件处理密码类型的字段讲解。
密码一般在输入的时候是明文,为了提高提交到后端的安全性,可以将这个密码加密后再传到后端,后端再做进一步处理,这个场景中,视图中的密码和提交给后端的密码就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SPI.ClassFactory(
  BaseFieldWidget.Token({
    viewType: [ViewType.Form, ViewType.Search],
    ttype: ModelFieldType.String
  })
)
export class FormStringFieldSingleWidget extends FormStringFieldWidget {
  public submit(submitValue: SubmitValue) {
    let finalValue = this.value;
    /**
     * 数据提交的时候,如果判断当前字段是否需要加密,需要加密的情况用encrypt函数做加密处理
     */
    if (this.crypto && finalValue) {
      finalValue = encrypt(finalValue);
    }
    return SubmitHandler.DEFAULT(this.field, this.itemName, submitValue, finalValue);
  }

注意:关系字段配置的透出字段只影响该字段的查询数据方法的返回值,不会因为此配置就在提交数据里加上这部分配置的字段

字段需要提交关联关系字段内的所有数据如何处理?

我们可以在自定义组件里覆写submit()方法,直接将this.value内的数据返回
这里以覆写多对多m2m字段为例

import {
  BaseFieldWidget,
  FormM2MFieldSelectWidget,
  ModelFieldType,
  SPI,
  SubmitValue,
  ViewType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SPI.ClassFactory(
  BaseFieldWidget.Token({
    viewType: ViewType.Form,
    ttype: ModelFieldType.ManyToMany,
    widget: 'Select',
    model: 'xxx.yyyyy',
    name: 'fileName01',
  })
)
export class MyFormO2MSubmitAllSelectFieldWidget extends FormM2MFieldSelectWidget {

  /**
   * 提交数据的方法
   * 重写后会将字段内所有数据都提交,默认的方法只会提交关联关系字段的数据
   * @param submitValue
   */
  public async submit(submitValue: SubmitValue) {
    // this.itemName是当前字段名称
    return { [this.itemName]: this.value };
  }
}

Oinone社区 作者:nation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frontend/17155.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nation的头像nation数式员工
上一篇 2024年9月10日 am9:35
下一篇 2024年9月11日 am9:57

相关推荐

  • 前端低无一体使用教程

    介绍 客户在使用oinone平台的时候,有一些个性化的前端展示或交互需求,oinone作为开发平台,不可能提前预置好一个跟客户需求一模一样的组件,这个时候我们提供了一个“低无一体”模块,可以反向生成API代码,生成对应的扩展工程和API依赖包,再由专业前端研发人员基于扩展工程(kunlun-sdk),利用API包进行开发并上传至平台,这样就可以在界面设计器的组件里切换为我们通过低无一体自定义的新组件。 低无一体的具体体现 “低”— 指低代码,在sdk扩展工程内编写的组件代码 “无”— 指无代码,在页面设计器的组件功能处新建的组件定义 低无一体的组件跟直接在自有工程内写组件的区别? 低无一体的组件复用性更高,可以在本工程其他页面和其他业务工程中再次使用。 组件、元件介绍 元件 — 指定视图类型(viewType) + 指定业务类型(ttype)字段的个性化交互展示。组件 — 同一类个性化交互展示的元件的集合。组件是一个大一点的概念,比如常用的 Input 组件,他的元件在表单视图有字符串输入元件、密码输入元件,在详情和表格展示的时候就是只读的,页面最终使用的其实是元件。通过组件+ttype+视图类型+是否多值+组件名可以找到符合条件的元件,组件下有多个元件会根据最优匹配规则找到最合适的具体元件。 如何使用低无一体 界面设计器组件管理页面添加组件 进入组件的元件管理页面 点击“添加元件” 设计元件的属性 这里以是否“显示清除按钮”作为自定义属性从左侧拖入到中间设计区域,然后发布 点击“返回组件” 鼠标悬浮到卡片的更多按钮的图标,弹出下拉弹出“低无一体”的按钮 在弹窗内点击“生成SDK”的按钮 生成完成后,点击“下载模板工程” 解压模板工程kunlun-sdk.zip 解压后先查看README.MD,了解一下工程运行要点,可以先运行 npm i 安装依赖 再看kunlun-plugin目录下已经有生成好的组件对应的ts和vue文件 下面在vue文件内增加自定义代码,可以运行 npm run dev 在开发模式下调试看效果 <template> <div class="my-form-string-input"> <oio-input :value="realValue" @update:value="change" > <template #prepend>MyPrepend</template> </oio-input> </div> </template> <script lang="ts">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 from 'vue'; import { OioInput } from '@kunlun/vue-ui-antd';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name: 'customField1', components: { OioInput }, props: { value: { type: String }, change: { type: Function }, }, setup(props) { const realValue = ref<string | null | undefined>(props.value); return { realValue }; } }); </script> <style lang="scss"> .my-form-string-input { border: 1px solid red; } </style> 确定改好代码后运行 npm run build,生成上传所需的js和css文件 可以看到 kunlun-plugin目录下多出了dist目录,我们需要的是 kunlun-plugin.umd.js 和 kunlun-plugin.css 这2个文件 再次回到组件的“低无一体”管理弹窗页面,上传上面生成的js和css文件,并点击“确定”保存,到这里我们的组件就新增完成了。 下面我们再到页面设计器的页面中使用上面设计的组件(这里的表单页面是提前准备好的,这里就不介绍如何新建表单页面了) 将左侧组件库拉直最底部,可以看到刚刚新建的组件,将其拖至中间设计区域,我们可以看到自定义组件的展示结果跟刚刚的代码是对应上的(ps: 如果样式未生效,请刷新页面查看,因为刚刚上传的js和css文件在页面初始加载的时候才会导入进来,刚刚上传的动作未导入新上传的代码文件),再次点击设计区域中的自定义组件,可以看到右侧属性设置面板也出现了元件设计时拖入的属性。 最后再去运行时的页面查看效果,与代码逻辑一致! 注意事项 为什么我上传了组件后页面未生效? 检查前端启动工程的低无一体是否配置正确

    2023年11月6日
    2.1K00
  • 列表视图、卡片视图切换

    在日常项目开发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当前视图是个表格,通过某个操作按钮将它变成卡片的形式. 这篇文章将带大家实现这种功能。通过上面两张图片可以看到出来不管是表格还是卡片,它都在当前的视图里面,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视图容器来包裹表格跟卡片,并且表格可以使用平台默认的表格渲染,我们只需要自定义卡片即可。 我们用资源模块下面的国家菜单来实现这么一个功能这是对应的URL: http://localhost:8080/page;module=resource;viewType=TABLE;model=resource.ResourceCountry;action=resource%23%E5%9B%BD%E5%AE%B6;scene=resource%23%E5%9B%BD%E5%AE%B6;target=OPEN_WINDOW;menu=%7B%22selectedKeys%22:%5B%22%E5%9B%BD%E5%AE%B6%22%5D,%22openKeys%22:%5B%22%E5%9C%B0%E5%9D%80%E5%BA%93%22,%22%E5%9C%B0%E5%8C%BA%22%5D%7D 源码下载 views 创建外层的视图容器 刚刚我们讲过,不管是表格还是卡片,它都在当前的视图里面,所以我们需要写一个视图容器来包裹它们,并且对应的容器里面允许拆入表格跟卡片,我们先创建TableWithCardViewWidget.ts // TableWithCardViewWidget.ts import { BaseElementWidget, SPI, Widget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import TableWithCardView from './TableWithCardView.vue'; enum ListViewType { TABLE = 'table', CARD = 'card' } @SPI.ClassFactory( BaseElementWidget.Token({ widget: 'TableWithCardViewWidget' }) ) export class TableWithCardViewWidget extends BaseElementWidget { @Widget.Reactive() private listViewType: ListViewType = ListViewType.TABLE; // 当前视图展示的类型,是展示卡片还是表格 public initialize(props) { if (!props.slotNames) { props.slotNames = ['tableWidget', 'cardWidget']; } super.initialize(props); this.setComponent(TableWithCardView); return this; } } 在TableWithCardViewWidget中的initialize函数中,我们定义了两个插槽: tableWidget、cardWidget,所以需要在对应的vue文件里面里接收这两个插槽 <template> <div class="list-view-wrapper"> <!– 表格插槽 –> <div style="height: 100%" v-if="listViewType === 'table'"> <slot name="tableWidget" /> </div> <!– 卡片插槽 –> <div v-if="listViewType === 'card'"> <slot name="cardWidget"></slot>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lang="ts">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props: ['listViewType', 'onChangeViewType'], inheritAttrs: false, setup(props, context) { const onChangeViewType = (listViewType) => { props.onChangeViewType(listViewType); }; } }); </script> 这样一来,我们就定义好了视图容器,接下来就是通过自定义layout的方式注册该容器 layout注册 import { registerLayout, ViewType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registerLayout( `<view type="TABLE"> <pack widget="group"> <view type="SEARCH"> <element widget="search" cols="4" slot="search"/> </view> </pack> <pack widget="group" slot="tableGroup" style="position: relative"> <element widget="actionBar" slot="actionBar" slotSupport="action"> <xslot name="actions" slotSupport="action" /> </element> <element widget="TableWithCardViewWidget"> <template slot="tableWidget"> <element widget="table" slot="table" datasource-provider="true"> <element widget="expandColumn" slot="expandRow" /> <xslot name="fields" />…

    2024年10月16日
    1.3K01
  • 后端代码规范

    前言 虽然oinone框架减少了很多的代码,但是低代码部分的代码质量也需要高度关注,不管是写的代码bug多,或者说被吐槽代码不行,还是说写的代码经常被重构,核心点还是没有代码规范的意识和技巧,下面摘录了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去提高后端的代码质量,代码质量提高后,自然效率也会提升。 常见代码规范 **1、规范命名** 命名是写代码中最频繁的操作,比如类、属性、方法、参数等。好的名字应当能遵循以下几点: **见名知意** 比如需要定义一个变量需要来计数 int i = 0; 名称 i 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没有体现出数量的意思,所以我们应当指明数量的名称 int count = 0; **能够读的出来** 如下代码: private String sfzh; private String dhhm; 这些变量的名称,根本读不出来,更别说实际意义了。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正确的可以读出来的英文来命名 private String idCardNo; private String phone; **2、规范代码格式** 好的代码格式能够让人感觉看起来代码更加舒适。 好的代码格式应当遵守以下几点: 合适的空格 代码对齐,比如大括号要对齐 及时换行,一行不要写太多代码 好在现在开发工具支持一键格式化,可以帮助美化代码格式,大家统一使用idea的规范即可。 **3、写好代码注释** 在《代码整洁之道》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注释的恰当用法是用来弥补我们在用代码表达意图时的失败。换句话说,当无法通过读代码来了解代码所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就需要用注释来说明。 书的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可能会变动,如果不及时更新注释,那么注释就容易产生误导,偏离代码的实际意义。而不及时更新注释的原因是,程序员不喜欢写注释。😒 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不写注释,当通过代码如果无法表达意思的时候,就需要注释,比如如下代码: for (Integer id : ids) { if (id == 0) { continue; } //做其他事 } 为什么 id == 0 需要跳过,代码是无法看出来了,就需要注释了。 好的注释应当满足一下几点: 解释代码的意图,说明为什么这么写,用来做什么 对参数和返回值注释,入参代表什么,出参代表什么 有警示作用,比如说入参不能为空,或者代码是不是有坑 当代码还未完成时可以使用 todo 注释来标记 代码review发现漏洞时 可以使用 fixme 注释来标记 **4、try catch 内部代码抽成一个方法** try catch代码有时会干扰我们阅读核心的代码逻辑,这时就可以把try catch内部主逻辑抽离成一个单独的方法 如下图是Eureka服务端源码中服务下线的实现中的一段代码 整个方法非常长,try中代码是真正的服务下线的代码实现,finally可以保证读锁最终一定可以释放。 所以这段代码其实就可以对核心的逻辑进行抽取。 protected boolean 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try { read.lock(); doInternalCancel(appName, id, isReplication); } finally { read.unlock(); } // 剩余代码 } private boolean doInternalCancel(String appName, String id, boolean isReplication) { //真正处理下线的逻辑 } **5、方法别太长** 方法别太长就是字面的意思。一旦代码太长,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很复杂,让人不想读下去; 同时方法太长的代码可能读起来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一些代码是同一个业务的功能。 比如代码中有那种2000+行大类,各种if else判断,光理清代码思路就需要用很久时间。🤷🏻‍♀️ 所以一旦方法过长,可以尝试将相同业务功能的代码单独抽取一个方法,最后在主方法中调用即可。 **6、抽取重复代码** 当一份代码重复出现在程序的多处地方,就会造成程序又臭又长,当这份代码的结构要修改时,每一处出现这份代码的地方都得修改,导致程序的扩展性很差。 所以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抽取成一个工具类,还可以抽成一个公共的父类。 **7、多用return** 在有时我们平时写代码的情况可能会出现if条件套if的情况,当if条件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 if (条件1) { if (条件2) { if (条件3) { if (条件4) { if (条件5) { System.out.println("11111"); } } } } }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换种思路,使用return来优化 if (!条件1) { return; } if (!条件2) { return; } if (!条件3) { return; } if (!条件4) { return; } if (!条件5)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11111"); 这样优化就感觉看起来更加直观 **8、if条件表达式不要太复杂**…

    2024年12月11日
    1.7K00
  • 自定义字段的数据联动

    某种情况下,开发人员期望自定以的字段发生变化后,需要修改其他的字段,这篇文章从两个维度来讲解如果处理数据的联动 界面设计器配置 1: 在界面设计器页面中的的组件区域找到自定义的字段,设计元件 2: 在模型区域,搜索提交方式,如果找到了,就把该字段拖拽进来, 如果找不到,就在元件中的组件区域,拖拽一个文本字段,按照下面的配置进行配置,然后保存 图一是找到了对应的字段图二是找不到对应的字段 【图一】 【图二】 图二的字段编码必须是constructDataTrigger 3: 从模型区搜索联动函数,将其拖拽进来 3: 从模型区搜索提交数据,将其拖拽进来4: 从模型区搜索提交字段,将其拖拽进来 5: 发布 (记得刷新页面哦) 最后再到对应的设计器页面,选中该字段,进行配置 提交方式为blur或者change , 需要开发者手动调用该方法 this.blur()或者this.change(value) // 字段对应的ts文件 class MyField extends FormFieldWidget { onChangeValue(val) { // this.change(val) // this.blur() } } 联动函数就是要调用的后端函数 提交数据分为:变更字段 -> 发生变化后的字段当前视图字段 -> 当前视图所有的字段指定字段 -> 指定字段,如果配置的指定字段,那么提交字段的配置就要输入对应的字段 代码配置 平台也支持通过代码的方式修改字段 // 字段对应的ts文件 class MyField extends FormFieldWidget { onChangeValue(val) { // 修改字段本身的值 this.change(val) // 修改其他字段的值 this.formData.otherField = 'value' this.reloadFormData$.subject.next(true); } }

    2023年11月9日
    1.1K00
  • 多对多的表格 点击添加按钮打开一个表单弹窗

    多对多的表格 点击添加按钮打开一个表单弹窗 默认情况下,多对多的表格上方的添加按钮点击后,打开的是个表格 ,如果您期望点击添加按钮打开的是个表单页面,那么可以按照下方的操作来 1: 先从界面设计器拖一个多对多的字段进来 2: 将该字段切换成表格,并拖入一些字段到表格上 3: 选中添加按钮,将其隐藏 4: 从组件区域的动作分组中拖一个跳转动作,并且进行如下的配置 5: 属性填写好后进行保存,然后在设计弹窗 6: 拖入对应的字段到弹窗中, 当弹窗界面设计完成后,再把保存的按钮拖入进来 这样多对多的添加弹窗就变成了表单

    2023年11月9日
    82300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