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定义 GraphQL 请求

在开发过程中,有时需要自定义 GraphQL 请求来实现更灵活的数据查询和操作。本文将介绍两种主要的自定义 GraphQL 请求方式:手写 GraphQL 请求和调用平台 API。

方式一:手写 GraphQL 请求

手写 GraphQL 请求是一种直接编写查询或变更语句的方式,适用于更复杂或特定的业务需求。以下分别是 querymutation 请求的示例。

1. 手写 Query 请求

以下是一个自定义 query 请求的示例,用于查询某个资源的语言信息列表。

const customQuery = async () => {
  const query = `{
    resourceLangQuery {
      queryListByEntity(query: {active: ACTIVE, installState: true}) {
        id
        name
        active
        installState
        code
        isoCode
      }
    }
  }`;

  const result = await http.query('resource', query);
  this.list = result.data['resourceLangQuery']['queryListByEntity'];
};

说明:

  • query 语句定义了一个请求,查询 resourceLangQuery 下的语言信息。
  • 查询的条件是 activeinstallState,只返回符合条件的结果。
  • 查询结果包括 id、name、active、installState 等字段。

2. 手写 Mutation 请求

以下是一个 mutation 请求的示例,用于创建新的资源分类信息。


const customMutation = async () => {
  const code = Date.now()
  const name = `测试${code}`

  const mutation = `mutation {
    resourceTaxKindMutation {
      create(data: {code: "${code}", name: "${name}"}) {
        id
        code
        name
        createDate
        writeDate
        createUid
        writeUid
      }
    }
  }`;

  const res = await http.mutate('resource', mutation);
  console.log(res);
};

说明:

  • mutation 语句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资源分类。
  • create 操作的参数是一个对象,包含 code 和 name 字段。
  • 返回值包括 id、createDate 等字段。

方式二:调用平台的 API

平台 API 提供了简化的 GraphQL 调用方法,可以通过封装的函数来发送 query 和 mutation 请求。这种方式减少了手写 GraphQL 语句的复杂性,更加简洁和易于维护。

1. 调用平台的 Mutation API

使用平台的 customMutation 方法可以简化 Mutation 请求。

/**
 * 自定义请求方法
 * @param modelModel 模型编码
 * @param method 方法名或方法对象
 * @param records 请求参数,可以是单体对象或者对象的列表
 * @param requestFields 请求的字段配置,不传就是解析record内的所有字段
 * @param responseFields 响应的字段配置,不传就是所有字段都返回
 * @param variables 变量参数
 * @param context 上下文,其中的maxDepth属性表示查询的最大深度
 */
const customMutation = async (
  modelModel: string,
  method: string | { name: string; argumentName: string },
  records: ObjectValue | ListValue,
  requestFields?: IModelField[],
  responseFields?: IModelField[],
  variables?: ObjectValue,
  context: ObjectValue = {}
): Promise<any>
调用代码示例
// 1.customMutation 调用示例
const createTaxKind = async () => {
  const response = await customMutation(
    '模型编码',
    '模型方法',
    { code: '003', name: '测试3' }
  );
  console.log(response);
};

const createTaxKind2 = async () => {
  const response = await customMutation(
    '模型编码',
    {name:  '方法名', argumentName: '参数名'},
    { code: '003', name: '测试3' }
  );
  console.log(response);
};

2. 调用平台的 Query API

普通查询数据方法customQuery

/**
 * 自定义查询方法
 * @param modelModel 模型编码
 * @param method 方法名
 * @param record 请求参数,可以是单体对象或者对象的列表
 * @param requestFields 请求的字段配置,不传就是解析record内的所有字段
 * @param responseFields 响应的字段配置,不传就是所有字段都返回
 * @param variables 变量参数
 * @param context 上下文,其中的maxDepth属性表示查询的最大深度
 */
const customQuery = async <T>(
  modelModel: string,
  method: string,
  record: ObjectValue | ListValue | string = {},
  requestFields?: IModelField[],
  responseFields?: IModelField[],
  variables?: ObjectValue,
  context: ObjectValue = {}
): Promise<T>
调用代码示例
const fetchResourceLanguages = async () => {
  const response = await customQuery(
    '模型编码',
    '模型方法',
    { active: true },
  );
  console.log(response);
};

自定义分页类型接口查询方法

/**
 * 自定义分页类型接口查询方法
 * @param modelModel 模型编码
 * @param methodName 方法名
 * @param option 查询条件
 * @param requestFields 请求的字段配置,不传就是解析record内的所有字段
 * @param responseFields 响应的字段配置,不传就是所有字段都返回
 * @param variables 变量参数
 * @param context 上下文,其中的maxDepth属性表示查询的最大深度
 */
const customQueryPage = async <T = Record<string, unknown>>(
  modelModel: string,
  methodName: string,
  option: IQueryPageOption,
  requestFields?: IModelField[],
  responseFields?: IModelField[],
  variables?: ObjectValue,
  context: ObjectValue = {}
): Promise<IQueryPageResult<T>>
调用代码示例
// 存储字段的rsql查询条件
const rsql = `num > 1 and name =like='关键字'`;
// 查询条件对象
const condition = new Condition(rsql);
// 非存储字段的queryData查询条件
const queryData = { type: 'B2C' };
condition.setConditionBodyData(queryData)
const option = {
  // 当前页码
  currentPage: 1,
  // 每页条数
  pageSize: 20,
  // 查询条件对象,也可以是rsql字符串
  condition,
  // 自定义排序
  sort: [{sortField: 'id', direction: EDirection.ASC} as ISort]
} as IQueryPageOption;

const variables = {
  // 当调用的接口有权限相关提示可以设置该属性
  path: getSessionPath()
};
const page = await customQueryPage(
  'demo.demoItem',
  'queryPage',
  option,
  [],
  undefined,
  variables,
  { maxDepth: 1 }
);

标准分页接口查询方法

/**
 * 标准分页接口查询方法
 * @param modelModel 模型编码
 * @param option 查询条件
 * @param fields 请求和响应字段配置,不传就取当前模型内的所有字段
 * @param variables 变量参数
 * @param context 上下文,其中的maxDepth属性表示查询的最大深度
 */
const queryPage = async <T = Record<string, unknown>>(
  modelModel: string,
  option: IQueryPageOption,
  fields?: IModelField[],
  variables?: ObjectValue,
  context: ObjectValue = {}
): Promise<IQueryPageResult<T>> => {
  // 内部实际调用的也是customQueryPage
  return customQueryPage(modelModel, 'queryPage', option, fields, fields, variables, context);
};
调用方法示例

参考customQueryPage的调用示例

查询方法关键类型的定义

/**
 * 分页查询条件
 */
interface IQueryPageOption {
  pageSize?: number;
  currentPage?: number;
  sort?: ISort | ISort[];
  condition?: Condition | string;
  // condition 和 record 只能二选一
  record?: ObjectValue | ListValue;
  maxDepth?: number;
}

interface IQueryPageResult<T> {
  content: T[];
  totalElements: number;
  size: number;
  totalPages: number;
}

通用注意事项

默认情况下,平台 API 请求只会查询两层,如果要查询第三层,则需要传递往下查询深度的context.maxDepth属性,maxDepth=1为一共查询两层,maxDepth=2为一共查询三层;在平台底层maxDepth是从0开始的,0代表了第一层级,所以为1的时候,就是查两层。

/**
 * 响应字段的配置,不配置会返回模型下所有字段,
 * 建议按需求配置需要返回哪些字段,
 * 下面的配置等同于手写gql的
 * user {
 *   id
 *   name
 * }
 */
const responseFields = [
      {
        name: 'user',
        ttype: ModelFieldType.ManyToOne,
        modelFields: [
          { name: 'id', ttype: ModelFieldType.Long },
          { name: 'name', ttype: ModelFieldType.String }
        ] as IModelField[]
      }
    ] as IModelField[];

customMutation(
    '模型编码',
    '模型方法',
    { code: '003', name: '测试3' },
    undefined,
    responseFields,
    undefined,
    {
      maxDepth: 2
    }
  )

customQuery(
    '模型编码',
    '模型方法',
    { active: true },
    undefined,
    responseFields,
    undefined,
    {
      maxDepth: 2
    }
  )

对比

  • 手写 GraphQL 请求适用于请求参数比较简单的请求
  • 调用平台 API 适用于请求参数过于复杂、手动很难写

调用平台 API的弊端

调用平台 API会导致gql的请求体很大,因为底层会把当前模型所有的字段都作为响应体返回。如果请求的层级越深,那么gql请求体越大。

如果想通过手写Graphql的方法拼接复杂的请求参数,可以参考这边文章,里面有详细的讲解

Oinone社区 作者:汤乾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frontend/17638.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汤乾华的头像汤乾华数式员工
上一篇 2024年9月21日 pm4:17
下一篇 2024年9月26日 am9:19

相关推荐

  • oinone的rsql与传统sql语法对照表

    rsql sql 描述 field01 == "name" field01 = "name" 等于 field01 != "name" field01 != "name" 不等于 field01 =gt= 1 field01 > 1 大于 field01 =ge= 1 field01 >= 1 大于等于 field01 =lt= 1 field01 < 1 小于 field01 =le= 1 field01 <= 1 小于等于 field01 =isnull=true field01 is null 字段为null field01 =notnull= 1 field01 is not null 字段不为null field01 =in= ("foo") field01 in ("foo") 多条件 field01 =out= ("foo") field01 not in ("foo") 不在多条件中 field01 =cole= field02 field01 = field02 字段作为查询参数 field01 =colnt= field02 field01 != field02 字段作为查询参数 field01 =like="foo" field01 like "%foo%" 全模糊匹配,rsql语法中无需拼接通配符”%“ field01 =starts="foo" field01 like "foo%" 前缀模糊匹配,rsql语法中无需拼接通配符”%“ field01 =ends="foo" field01 like “%foo" 后缀模糊匹配,rsql语法中无需拼接通配符”%“ field01 =notlike="foo" field01 not like "%foo%" 全模糊不匹配,rsql语法中无需拼接通配符”%“ field01 =notstarts="foo" field01 not like "foo%" 前缀模糊不匹配,rsql语法中无需拼接通配符”%“ field01 =notends="foo" field01 not like “%foo" 后缀模糊不匹配,rsql语法中无需拼接通配符”%“ field01 =has=(ENUM_NAME1, ENUM_NAME2) 有多值枚举中的几个值 field01 =hasnt=(ENUM_NAME1,ENUM_NAME2) 没有多值枚举中的几个值 field01 =bit=ENUM_NAME1 有二进制枚举中的单个值 field01 =notbit=ENUM_NAME1 没有二进制枚举中的单个值 前端代码中使用工具类拼接rsql 该工具类在oinone的前端基础框架中提供 import { Condition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const rsqlCondition = new Condition('field01').equal('foo') .and(new Condition('field02').in(['bar'])) .and(new Condition('field03').notIn(['foo'])) .or(new Condition('field04').greaterThanOrEuqalTo(12)) .or(new Condition('field05').like('foo')) .or(new Condition('field06').notStarts('bar')) .or(new Condition('field07').isNull()) .or(new Condition('field08').notNull()) .and(new Condition('field09').bitEqual('BIT_ENUM_1')) .and(new Condition('field10').bitNotEqual('BIT_ENUM_2')) .and(new Condition('field11').has('ENUM_NAME_1')) .and(new Condition('field12').hasNot(['ENUM_NAME_2', 'ENUM_NAME_3'])); const rsqlStr = rsqlCondition.toString();…

    2023年11月1日
    3.8K00
  • 如何实现页面间的跳转

    介绍 在日常的业务中,我们经常需要在多个模型的页面之间跳转,例如从商品的行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跳转到类目详情,还有查看该订单发起的售后单列表,这里将给大家展示如何在oinone中如何实现这些功能。 方法一、通过界面设计器的无代码能力配置 表格行跳转到表单页/详情页 拖入一个跳转动作到表格行,保存动作后,在左侧的动作属性面板底部有个请求配置,里面的上下文属性就是配置跳转参数的地方,点击添加按钮可以增加一行参数 点击添加按钮后,可以看到新增了一行,行内有2个输入框,左侧输入框为目标视图模型的字段,右侧输入框为当前视图模型的表达式 注意 表达式中activeRecord关键字代表当前行的数据对象 “上下文”相关知识点 当前页面的模型和跳转后的页面模型相同的情况下,会字段带上当前行数据的id作为路由参数 上下文是从当前页面跳转到下个页面带的自定义参数 上下文会作为跳转后的页面数据加载函数的入参,后端的该函数需要根据该条件查询到数据返回给前端,典型的例子就是编辑页,根据id查询对象的其他字段信息返回 跳转后页面的数据加载函数可以在动作场景的时候选择加载函数,也可以在页面的加载函数处设置 方法二、通过低代码方式在自定义代码中调用 oinone提供了内置函数executeViewAction实现该功能 import { DefaultComparisonOperator, executeViewAction, QueryExpression, RuntimeViewAction, ViewActionTarget, ViewType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export class JumpActionWidget { protected goToObjectView() { executeViewAction( { viewType: ViewType.Form, moduleName: 'resource', model: 'resource.ResourceCountry', name: 'redirectUpdatePage', target: ViewActionTarget.Router } as RuntimeViewAction, undefined, undefined, { // 此处为id参数,目前只有表单和详情页需要 id: '12223', // 此处为上下文参数,context内对象的key是目标页面需要传递的默认值 context: JSON.stringify({code: 'xxx'}), // 此处为跳转后左侧菜单展开选中的配置 menu: JSON.stringify({"selectedKeys":["国家"],"openKeys":["地址库","地区"]}) } ); } protected goToListView() { const searchConditions: QueryExpression[] = []; searchConditions.push({ leftValue: ['countryCode'], // 查询条件的字段 operator: DefaultComparisonOperator.EQUAL, right: 'CN' // 字段的值 }); executeViewAction( { viewType: ViewType.Table, moduleName: 'resource', model: 'resource.ResourceCity', name: 'resource#市', target: ViewActionTarget.OpenWindow } as RuntimeViewAction, undefined, undefined, { // searchConditions相当于domain,不会随页面搜索项重置动作一起被清空 searchConditions: encodeURIComponent(JSON.stringify(searchConditions)), // searchBody的字段会填充搜索区域的字段组件,会随页面搜索项重置动作一起被清空 searchBody: JSON.stringify({code: 'CN'}), menu: JSON.stringify({"selectedKeys":["国家"],"openKeys":["地址库","地区"]}) } ); } } 扩展知识点 为什么executeViewAction跳转到的新页面不是入参的moduleName属性对应的模块? 答:跳转后所在的模块优先级为: 第一个入参的resModuleName属性对应的模块 执行executeViewAction时所在的模块 第一个入参的moduleName属性对应的模块 如何快速获取选中菜单的值? 答:先通过页面菜单手动打开页面,然后在浏览器自带调试工具的控制台执行decodeURIComponent(location.href),其中的menu参数就是我们需要的值

    2024年5月13日
    2.0K00
  • 页面出现中文乱码,该怎么解决?

    可能性1: 后端读取视图的xml解析时,由于系统缺少中文字体,导致解析后出现乱码,这种问题常见于采用docker镜像部署的情况,很多基础镜像不带中文字体。 解决方案:在物理系统或者docker镜像内安装中文字体 可能性2: win环境下未指定文件的编码类型 解决方案: 启动命令中加上-Dfile.encoding=UTF-8参数 # 示例命令 java -jar -Dfile.encoding=UTF-8 pamirs-demo-boot-1.0.0-SNAPSHOT.jar -Plifecycle=INSTALL

    2023年11月1日
    85200
  • 如何关闭table的checkbox?

    需要修改xml的配置 将xml中的fields改成table,并将配置加上 // 原来的写法 <template slot=”fields” > … </template> // 配置后的写法 <template slot=”table” checkbox=”false”> … </template>

    2023年11月1日
    63100
  • 【界面设计器】自定义字段组件基础

    阅读之前 本文档属于高阶实战文档,已假定你了解了所有必读文档中的全部内容,并了解过界面设计器的一些基本操作。 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部分概念无法理解,请自行学习相关内容。【前端】文章目录 概述 平台提供的字段组件(以下简称组件)是通过SPI机制进行查找并最终渲染在页面中。虽然平台内置了众多组件,但无法避免的是,对于业务场景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下,我们无法完全提供所有组件。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提供了外部注册组件的方式。在之前文章中,我们了解到组件注册后需要应用到页面中,需要配合DSL才能实现。其实,在平台中还提供了一种SAAS化的组件注册方式,配合界面设计器的设计能力,可以将组件在设计器页面中引入,从而更近一步的满足不同的业务场景。 通过界面设计器可以创建自定义组件,并为组件添加对应的元件。 界面设计器可以为元件设计其在指定视图下的属性面板,在页面设计时,可以使用该属性面板为元件设置相关属性。 在界面设计器的设计页面中拖入的组件,将通过SPI机制获取到一个唯一的元件,并渲染在页面中,提供给业务使用。 界面设计器-组件管理 名词解释 页面设计:使用界面设计器设计页面的页面。 属性面板设计:使用界面设计器设计属性面板的页面。 设计页面:页面设计和属性面板设计的统称。 组件库:展示在设计页面左侧的全部可拖拽组件。 组件:在组件库中可拖拽的最小单元。 元件:一个组件中的具体实现,是组件的最小单元。 属性面板:展示在设计页面右侧的元件属性。 页面设计 属性面板设计 组件管理入口 进入界面设计器后,可通过上方标签页切换至【组件】管理页面。 创建第一个组件 点击【添加组件】,在弹窗中输入组件名称【文本输入框】后,点击【确定】。 创建第一个元件 点击【组件卡片】或点击【管理元件】按钮进入【元件】管理页面。 点击【添加元件】,可以看到如下【创建元件】弹窗。 表单字段解释 元件名称:显示名称,仅在管理页面做展示使用。 API名称:SPI中的widget属性。 支持字段业务类型:SPI中的ttype属性。 支持多值:SPI中的multi属性。 支持视图类型:SPI中的viewType属性。 元件描述:元件功能描述内容,仅在管理页面做展示使用。 填入以下内容,并点击【确定】。 设计元件属性面板 点击【元件卡片】或点击【设计元件属性】按钮进入【属性面板设计】页面。 从【模型】中搜索【标题】,将【标题】和【隐藏标题】拖放至设计区域。如果想实现的相对美观,可以额外添加【分组】组件拖放至设计区域,并修改标题为【基础】,如下图所示。 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页面的发布。 至此,我们设计了第一个元件属性面板,接下来,我们需要在页面设计中使用这个组件。 在页面中使用【文本输入框】 由于我们之前选择的支持的视图类型是【表单】,因此我们在【表单】页面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此处略去创建视图的过程。 从【模型】中将【名称】拖放至设计区域。并通过点击【切换】按钮切换至我们的组件【文本输入框】,并且将标题改为【这是文本输入框组件】查看其展示效果。 属性变化 在组件切换后,属性面板发生了变化,原有属性会根据当前属性面板中现有字段进行【裁剪】,相同属性名称(字段)的值会被保留,其他属性值会被丢弃。 由于我们并没有在当前属性面板添加【宽度】属性,因此原有属性的宽度被丢弃,组件会自动变成默认【宽度】,默认宽度为1。 组件变化 由于我们并没有在【低无一体】中上传对应元件的代码实现,因此展示了默认的【单行文本】组件,目前组件的展示效果不会发生变化。 组件可切换规则 只有【组件】中包含与【当前选中字段】匹配的【元件】,才会将对应【组件】的名称展示在【可切换列表】中。 【当前选中字段】中包含了如下三个属性,这三个属性和【创建元件】时设置的属性一一对应。 (右侧属性面板切换至字段后,可查看当前选中字段的相关元数据信息。) 所在视图类型:根据字段在视图中的位置进行推断,当前所在位置为【表单】。当【支持视图类型】包含【表单】时条件成立。 字段业务类型:文本。当【支持字段业务类型】包含【文本】时条件成立。 是否多值:否。当【支持多值】相同时条件成立。 使用低无一体为组件上传代码实现 进入【组件】管理页面,点击【低无一体】,打开【低无一体】弹窗。 按照步骤,在【生成SDK】后,可以【下载模板工程】。在本地进行npm相关操作后,会在packages/kunlun-plugin目录下生成dist目录。在dist目录中,会有对应的kunlun-sdk.umd.js文件,使用【上传JS文件】进行上传。如果工程中包含了css,使用【上传CSS文件】进行上传。上传完成后点击【确定】进行保存。 PS:在模板工程中,我们提供了最简化的Hello World示例,即使不添加任何代码也可以看到组件的具体效果,为了方便演示,我们暂时不介绍代码实现的相关内容,仅需直接上传对应js文件,看到效果即可。如果遇到相关问题,请点击查看【前端】低无一体部署常见问题。 结语 至此,我们已经完整体验了从【创建组件】到【属性面板设计】再到【使用组件】以及【实现组件】的全部流程。 通过这一流程我们不难发现,【自定义组件】并非仅仅用于【页面设计】,在【属性面板设计】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自定义组件】来设计【自定义组件】的属性面板。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闭环,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自身创造力,开发出符合业务需求的【自定义组件】。

    2023年11月1日
    1.8K00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