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4 框架之分库分表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如分区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等,业务层的分库分表的技术终将成老一辈程序员的回忆,谈笑间扯扯蛋既羡慕又自吹地说到“现在的研发真简单,连分库分表都不需要考虑了”。竟然这样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因为现今的数据库虽能解决大部分场景的数据量问题,但涉及核心业务数据真到过亿数据后性能加速降低,能给的方案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性价比不高。相对性价比比较高的分库分表,也会是现阶段一种不错的补充。言归正传oinone的分库分表方案是基于Sharding-JDBC的整合方案,所以大家得先具备一点Sharding-JDBC的知识

一、分表(举例)

做分库分表前,大家要有一个明确注意的点就是分表字段的选择,它是非常重要的,与业务场景非常相关。在明确了分库分表字段以后,甚至在功能上都要做一些妥协。比如分库分表字段在查询管理中做为查询条件是必须带上的,不然效率只会更低。

Step1 新建ShardingModel模型

ShardingModel模型是用于分表测试的模型,我们选定userId作为分表字段。分表字段不允许更新,所以这里更新策略设置类永不更新,并在设置了在页面修改的时候为readonly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boot.base.ux.annotation.field.UxWidget;
import pro.shushi.pamirs.boot.base.ux.annotation.view.UxForm;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ield;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ieldStrategyEnum;

@Model.model(ShardingModel.MODEL_MODEL)
@Model(displayName = "分表模型",summary="分表模型",labelFields ={"name"} )
public class ShardingModel extends AbstractDemoIdModel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ODEL_MODEL="demo.ShardingModel";

    @Field(displayName = "名称")
    private String name;

    @Field(displayName = "用户id",summary = "分表字段",immutable=true/* 不可修改 **/)
    @UxForm.FieldWidget(@UxWidget(readonly = "scene == 'redirectUpdatePage'"/* 在编辑页面只读 **/ ))
    @Field.Advanced(updateStrategy = FieldStrategyEnum.NEVER)
    private Long userId;

}

图4-1-24-1 新建ShardingModel模型

Step2 配置分表策略

  1. 配置ShardingModel模型走分库分表的数据源pamirsSharding

  2. 为pamirsSharding配置数据源以及sharding规则

    a. pamirs.sharding.define用于oinone的数据库表创建用

    b. pamirs.sharding.rule用于分表规则配置

pamirs:
  load:
    sessionMode: true
  framework:
    system:
      system-ds-key: base
      system-models:
        - base.WorkerNode
    data:
      default-ds-key: pamirs
      ds-map:
        base: base
      modelDsMap:
        "[demo.ShardingModel]": pamirsSharding #配置模型对应的库

图4-1-24-2 指定模型对应数据源

pamirs: 
  sharding:
    define:
      data-sources:
        ds: pamirs
        pamirsSharding: pamirs #申明pamirsSharding库对应的pamirs数据源
      models:
        "[trigger.PamirsSchedule]":
          tables: 0..13
        "[demo.ShardingModel]":
          tables: 0..7
          table-separator: _
    rule:
      pamirsSharding: #配置pamirsSharding库的分库分表规则
        actual-ds:
          - pamirs  #申明pamirsSharding库对应的pamirs数据源
        sharding-rules:
          # Configure sharding rule ,以下配置跟sharding-jdbc配置一致
          - tables:
              demo_core_sharding_model: #demo_core_sharding_model表规则配置
                actualDataNodes: pamirs.demo_core_sharding_model_${0..7}
                tableStrategy:
                  standard:
                    shardingColumn: user_id
                    shardingAlgorithmName: table_inline
            shardingAlgorithms:
              table_inline:
                type: INLINE
                props:
                  algorithm-expression: demo_core_sharding_model_${(Long.valueOf(user_id) % 8)}
        props:
          sql.show: true

图4-1-24-3 分库分表规则配置

Step3 配置测试入口

修改DemoMenus类增加一行代码,为测试提供入口

@UxMenu("分表模型")@UxRoute(ShardingModel.MODEL_MODEL) class ShardingModelMenu{}

图4-1-24-4 配置测试入口

Step4 重启看效果

  1. 自行尝试增删改查

  2. 观察数据库表与数据分布

image.png

图4-1-24-5 自行尝试增删改查

image.png

图4-1-24-6 观察数据库表与数据分布

二、分库分表(举例)

Step1 新建ShardingModel2模型

ShardingModel2模型是用于分库分表测试的模型,我们选定userId作为分表字段。分库分表字段不允许更新,所以这里更新策略设置类永不更新,并在设置了在页面修改的时候为readonly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boot.base.ux.annotation.field.UxWidget;
import pro.shushi.pamirs.boot.base.ux.annotation.view.UxForm;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ield;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ieldStrategyEnum;

@Model.model(ShardingModel2.MODEL_MODEL)
@Model(displayName = "分库分表模型",summary="分库分表模型",labelFields ={"name"} )
public class ShardingModel2 extends AbstractDemoIdModel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ODEL_MODEL="demo.ShardingModel2";

    @Field(displayName = "名称")
    private String name;

    @Field(displayName = "用户id",summary = "分库分表字段",immutable=true/* 不可修改 **/)
    @UxForm.FieldWidget(@UxWidget(readonly = "scene == 'redirectUpdatePage'"/* 在编辑页面只读 **/ ))
    @Field.Advanced(updateStrategy = FieldStrategyEnum.NEVER)
    private Long userId;

}

图4-1-24-7 新建ShardingModel2模型

Step2 配置分库分表策略

  1. 配置ShardingModel2模型走分库分表的数据源testShardingDs

  2. 新增两个数据库配置:testShardingDs_0、testShardingDs_1

  3. 为testShardingDs配置数据源以及sharding规则

    a. pamirs.sharding.define用于oinone的数据库表创建用

    b. pamirs.sharding.rule 用于分库分表规则配置

pamirs:
  load:
    sessionMode: true
  framework:
    system:
      system-ds-key: base
      system-models:
        - base.WorkerNode
    data:
      default-ds-key: pamirs
      ds-map:
        base: base
      modelDsMap:
        "[demo.ShardingModel]": pamirsSharding #配置模型对应的库
        "[demo.ShardingModel2]": testShardingDs #配置模型对应的库

图4-1-24-8 指定模型对应数据源

pamirs:
  datasource:
    pamirs: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cj.jdbc.Driver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url: jdbc:mysql://127.0.0.1:3306/demo2?useSSL=false&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useServerPrepStmts=true&cachePrepStmts=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autoReconnect=true&allowMultiQueries=true
      username: root
      password: oinone
      initialSize: 5
      maxActive: 200
      minIdle: 5
      maxWait: 60000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testWhileIdle: true
      testOnBorrow: false
      testOnReturn: false
      poolPreparedStatements: true
      asyncInit: true
    base: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cj.jdbc.Driver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url: jdbc:mysql://127.0.0.1:3306/demo2_base?useSSL=false&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useServerPrepStmts=true&cachePrepStmts=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autoReconnect=true&allowMultiQueries=true
      username: root
      password: oinone
      initialSize: 5
      maxActive: 200
      minIdle: 5
      maxWait: 60000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testWhileIdle: true
      testOnBorrow: false
      testOnReturn: false
      poolPreparedStatements: true
      asyncInit: true
    testShardingDs_0: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cj.jdbc.Driver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url: jdbc:mysql://127.0.0.1:3306/demo2_testShardingDs_0?useSSL=false&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useServerPrepStmts=true&cachePrepStmts=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autoReconnect=true&allowMultiQueries=true
      username: root
      password: oinone
      initialSize: 5
      maxActive: 200
      minIdle: 5
      maxWait: 60000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testWhileIdle: true
      testOnBorrow: false
      testOnReturn: false
      poolPreparedStatements: true
      asyncInit: true
    testShardingDs_1: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cj.jdbc.Driver
      type: 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url: jdbc:mysql://127.0.0.1:3306/demo2_testShardingDs_1?useSSL=false&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useServerPrepStmts=true&cachePrepStmts=tru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autoReconnect=true&allowMultiQueries=true
      username: root
      password: oinone
      initialSize: 5
      maxActive: 200
      minIdle: 5
      maxWait: 60000
      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 60000
      testWhileIdle: true
      testOnBorrow: false
      testOnReturn: false
      poolPreparedStatements: true
      asyncInit: true

图4-1-24-9 数据源定义

pamirs: 
  sharding:
    define:
      data-sources:
        ds: pamirs
        pamirsSharding: pamirs #申明pamirsSharding库对应的pamirs数据源
        testShardingDs:        #申明testShardingDs库对应的testShardingDs_0\1数据源
          - testShardingDs_0
          - testShardingDs_1
      models:
        "[trigger.PamirsSchedule]":
          tables: 0..13
        "[demo.ShardingModel]":
          tables: 0..7
          table-separator: _
        "[demo.ShardingModel2]":
          ds-nodes: 0..1       #申明testShardingDs库对应的建库规则
          ds-separator: _
          tables: 0..7
          table-separator: _
    rule:
      pamirsSharding: #配置pamirsSharding库的分库分表规则
        actual-ds:
          - pamirs #申明pamirsSharding库对应的pamirs数据源
        sharding-rules:
          # Configure sharding rule,以下配置跟sharding-jdbc配置一致
          - tables:
              demo_core_sharding_model:
                actualDataNodes: pamirs.demo_core_sharding_model_${0..7}
                tableStrategy:
                  standard:
                    shardingColumn: user_id
                    shardingAlgorithmName: table_inline
            shardingAlgorithms:
              table_inline:
                type: INLINE
                props:
                  algorithm-expression: demo_core_sharding_model_${(Long.valueOf(user_id) % 8)}
        props:
          sql.show: true
      testShardingDs: #配置testShardingDs库的分库分表规则
        actual-ds: #申明testShardingDs库对应的pamirs数据源
          - testShardingDs_0
          - testShardingDs_1
        sharding-rules:
          # Configure sharding rule,以下配置跟sharding-jdbc配置一致
          - tables:
              demo_core_sharding_model2:
                actualDataNodes: testShardingDs_${0..1}.demo_core_sharding_model2_${0..7}
                databaseStrategy:
                  standard:
                    shardingColumn: user_id
                    shardingAlgorithmName: ds_inline
                tableStrategy:
                  standard:
                    shardingColumn: user_id
                    shardingAlgorithmName: table_inline
            shardingAlgorithms:
              table_inline:
                type: INLINE
                props:
                  algorithm-expression: demo_core_sharding_model2_${(Long.valueOf(user_id) % 8)}
              ds_inline:
                type: INLINE
                props:
                  algorithm-expression: testShardingDs_${(Long.valueOf(user_id) % 2)}
        props:
          sql.show: true

图4-1-24-10 分库分表规则配置

Step3 配置测试入口

修改DemoMenus类增加一行代码,为测试提供入口

@UxMenu("分库分表模型")@UxRoute(ShardingModel2.MODEL_MODEL) class ShardingModel2Menu{}

图4-1-24-11 配置测试入口

Step4 重启看效果

  1. 自行尝试增删改查

  2. 观察数据库表与数据分布

image.png

图4-1-24-12 自行尝试增删改查

image.png

图4-1-24-13 观察数据库表与数据分布

Oinone社区 作者:史, 昂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oio4/9299.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史, 昂的头像史, 昂数式管理员
上一篇 2024年5月23日 am8:39
下一篇 2024年5月23日 am8:41

相关推荐

  • 4.1.5 模型之持久层配置

    一、批量操作 批量操作包括批量创建与批量更新。批量操作的提交类型系统默认值为batchCommit。 批量提交类型: useAffectRows,循环单次单条脚本提交,返回实际影响行数 useAndJudgeAffectRows,循环单次单条脚本提交,返回实际影响行数,若实际影响行数与输入不一致,抛出异常 collectionCommit,将多个单条更新脚本拼接成一个脚本提交,不能返回实际影响行数 batchCommit,使用单条更新脚本批量提交,不能返回实际影响行数。 全局配置 pamirs: mapper: batch: batchCommit 图4-1-5-1 全局配置 运行时配置 非乐观锁模型系统默认采用batchCommit提交更新操作;乐观锁模型默认采用useAndJudgeAffectRows提交更新操作。也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在运行时改变批量提交方式。 Spider.getDefaultExtension(BatchApi.class).run(() -> { 更新逻辑 }, 批量提交类型枚举); 图4-1-5-2 运行时配置 运行时校正 如果模型配置了数据库自增主键,而批量新增的批量提交类型为batchCommit,则系统将批量提交类型变更为collectionCommit(如果使用batchCommit,则需要单条提交以获得正确的主键返回值,性能有所损失)。 如果模型配置了乐观锁,而批量更新的批量提交类型为collectionCommit或者batchCommit,则系统将批量提交类型变更为useAndJudgeAffectRows。也可以失效乐观锁,让系统不做批量提交类型变更处理。 二、乐观锁(举例) 在一些会碰到并发修改的数据,往往需要进行并发控制,一般数据库层面有两种一种是悲观锁、一种是乐观锁。oinone对乐观锁进行了良好支持 定义方式 乐观锁的两种定义方式: 通过快捷继承VersionModel,构建带有乐观锁,唯一编码code且主键为id的模型。 可以在字段上使用@Field.Version注解来标识该模型更新数据时使用乐观锁 如果更新的实际影响行数与入参数量不一致,则会抛出异常,错误码为10150024。如果是批量更新数据,为了返回准确的实际影响行数,批量更新由批量提交改为循环单条数据提交更新,性能有所损失。 失效乐观锁 一个模型在某些场景下需要使用乐观锁来更新数据,而另一些场景不需要使用乐观锁来更新数据,则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在一些场景下失效乐观锁。更多元位指令用法详见4.1.9【函数之元位指令】一文。 PamirsSession.directive().disableOptimisticLocker(); try{ 更新逻辑 } finally { PamirsSession.directive().enableOptimisticLocker(); } 图4-1-5-3 失效乐观锁 不抛乐观锁异常 将批量提交类型设置为useAffectRows即可,这样可改由外层逻辑对返回的实际影响行数进行自主判断。 Spider.getDefaultExtension(BatchApi.class).run(() -> { 更新逻辑,返回实际影响行数 }, BatchCommitTypeEnum.useAffectRows); 图4-1-5-4 将批量提交类型设置为useAffectRows 构建第一个VersionModel Step1 新建PetItemInventroy模型,继承快捷模型VersionModel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ield;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base.common.VersionModel; import java.math.BigDecimal; @Model.model(PetItemInventroy.MODEL_MODEL) @Model(displayName = "宠物商品库存",summary="宠物商品库存",labelFields = {"itemName"}) public class PetItemInventroy extends VersionModel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MODEL_MODEL="demo.PetItemInventroy"; @Field(displayName = "商品名称") private String itemName; @Field(displayName = "库存数量") private BigDecimal quantity; } 图4-1-5-5 新建PetItemInventroy模型 Step2 修改DemoMenu,增加访问入口 @UxMenu("商品库存")@UxRoute(PetItemInventroy.MODEL_MODEL) class PetItemInventroyMenu{} 图4-1-5-6 修改DemoMenu Step3 重启看效果 体验一:页面上新增、修改数据库字段中的opt_version会自动加一 图4-1-5-7 示例效果一 图4-1-5-8 示例效果二 图4-1-5-9 示例效果三 图4-1-5-10 示例效果四 体验二:同时打两个页面,依次点击,您会发现一个改成功,一个没有改成功。但页面都没有报错,只是update返回影响行数一个为1,另一个为0而已。 图4-1-5-11 编辑宠物商品库存 图4-1-5-12 宠物商品库存列表 注:增加了乐观锁,我们在写代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记录更新操作的时候要去判断返回结果(影响行数),不然没改成功,程序是不会抛错的。不像batch接口默认会报错 Step4 预留任务:重写PetItemInventroy的update函数 留个任务,请各位小伙伴自行测试玩玩,这样会更有体感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core.ac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pro.shushi.pamirs.demo.api.enumeration.DemoExpEnumerate; import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PetItemInventroy; import pro.shushi.pamirs.demo.api.model.PetTalent;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unct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Model;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common.exception.PamirsExcept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constant.FunctionConstants;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OpenEnum;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enmu.FunctionTypeEnum;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Model.model(PetItemInventroy.MODEL_MODEL) @Component public class PetItemInventroyAction { @Function.Advanced(type= FunctionTypeEnum.UPDATE) @Function.fun(FunctionConstants.update) @Function(openLevel = {FunctionOpenEnum.API}) public PetItemInventroy update(PetItemInventroy data){ List<PetItemInventroy> inventroys = new ArrayList<>(); inventroys.add(data); //批量更新会,自动抛错 int i =…

    2024年5月23日
    85300
  • 企业个性化配置

    平台除了帮助企业快速解决业务需求外,还提供了企业文化、风格个性化能力,本章节详细介绍个性化配置。包括:登陆页配置、企业形象配置、系统风格配置。 系统配置 配置入口 配置入口:右上角登陆账号——系统配置——全局配置——登陆页配置、企业形象配置、系统风格配置。 登陆页配置 用户自定义登陆页的主题,一共有六个主题可选择,分别为: 图一:左侧是图片,右侧是登录输入框,Logo在左上角; 图二:右左侧是图片,右侧是登录输入框,Logo在左上角; 图三:底图是图片,登录输入框浮在页面左侧,Logo在左上角; 图四:底图是图片,登录输入框浮在页面中间,Logo在左上角; 图五:底图是图片,登录输入框浮在页面右侧,Logo在左上角; 图六:底图是图片,登录输入框浮在页面中间,Logo在登录框上方。 页面背景 上传登录页背景,支持上传jpg、png格式的图片或mp4、mov、avi格式视频。尺寸建议为1920*1080px,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 登录页logo:指配置登录页左上角的logo图标。 预览:配置后可在右侧电脑中点击全屏预览效果。 配置示例 企业形象配置 企业形象配置:可设置企业信息、业务应用导航栏logo、浏览器logo,设置完成之后,点击发布之后设置生效。 系统风格配置 系统风格配置,可设置主题(浅色、深色)、尺寸(大、中、小),配置后可全屏预览,发布后即可更换成对应的风格。 下载代码可进行自定义风格。

    2024年6月20日
    89900
  • 2.1 数字化时代软件业的另一个本质变化

    随着企业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变,软件公司提供的产品也由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向企业商业支撑软件发展。这一变化带来了许多技术上的挑战和机遇。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提到企业的视角已经从内部管理转向业务在线和生态在线协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需求。但是,我们常常会忽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对系统要求的变化。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些技术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图2-1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软件本质变化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业务围绕着内部管理效率展开,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企业将其管理流程固化下来,典型的例子是ERP项目。这类项目上线后往往长期稳定,不轻易更改,因此信息化时代软件的技术流派侧重于通过模型对业务进行全面支持。例如,SAP具有丰富的配置能力,将已有企业管理思想抽象到极致。其功能基本上可以通过配置来实现,因此其模型设计特别复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了解到,配置是面向已知问题的。在数字化时代,创新和业务迭代速度非常快,这种方法可能就不太适合了。我们知道,模型抽象是在设计时具有前瞻性的,一旦不适合,修改起来就会异常困难。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主的关注点已经从单一企业内部管理转变为了围绕企业上下游价值链的协同展开。这种变化给企业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现在,企业对软件不仅是管理需求的承载,更是业务在线化的承载。传统的重模型设计软件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业务本身不断创新和变化。因此,数字化时代需要新的软件技术流派,这种流派必须是轻模型加上低代码技术的结合体。通过模型抽象80%的通用场景,剩余的20%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完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每家企业的研发人员轻松理解模型,而不像ERP模型那样异常复杂,无法进行修改。此外,配合低代码技术可以快速研发和上线。如果说配置化是面向已知问题的,那么低代码就是面向未知问题设计的。虽然低代码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有协同需求,但又没有专业软件支撑,定制化开发又不划算的辅助场景。但现在它的核心原因是企业数字化的核心场景不稳定,变化很快,每家企业都有强烈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低代码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手段,数字化时代的低代码需要具备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围绕着内部管理展开。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仅是成熟的全链路业务解决方案,还要应对数字化场景的快速变化和持续创新的需求。为此,Oinone打造了一站式低代码商业支撑平台,从业务与技术两个维度来帮助企业建立开放、链接、安全的数字化平台。这将在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上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另外,低代码的另一个好处是完成了软件本身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基于元数据设计,元数据成为软件中数据、逻辑和交互的数据,软件结合AI可以有更多的创造可能。想象一下,AI了解软件的元数据后可以自我运作,人在极少情况下才需要参与,人机交互也会发生大的改变。未来的软件交互不再需要研发提前预设,而是能够实现用户所需即所呈现的效果。作为一家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公司,请问您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已经完成呢?

    2024年5月23日
    1.1K00
  • 3.5.7.7 自定义主题

    主题是什么 Oinone框架提供了强大的主题定制功能,使得平台可以轻松适应和遵循公司的品牌和UI规范。通过自定义主题,你可以调整颜色、间距、圆角等视觉元素,从而使Oinone更好地融入到特定行业的需求和公司标准中。以下是关于如何定制主题的关键点和步骤: 关键点 使用CSS变量: Oinone使用CSS变量 (Css Var) 来实现主题定制。 CSS变量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灵活的方式来定义和使用样式。 全面定制: 可以定制的范围广泛,包括颜色、字体、间距、边框、圆角等。 通过调整这些元素,可以确保UI符合公司的视觉标准。 定制步骤 了解CSS变量: 首先,了解如何在CSS中使用变量。 查看Oinone现有的CSS变量列表,以了解哪些样式可以被定制。 定义公司的UI规范: 根据公司的品牌指南,定义一套UI规范。 包括颜色方案、字体样式、元素尺寸等。 应用自定义样式: 在Oinone的样式表中,使用定义的CSS变量来覆盖默认样式。 确保在适当的地方应用这些自定义样式。 作用场景 Oinone平台提供了灵活的主题定制选项,包括内置的六套主题样式,涵盖深色和浅色模式以及不同的尺寸选项(大、中、小)。这些主题可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项目特性,同时提供了定制工具,方便用户根据公司的UI规范进行调整。下面是主题作用场景的详细说明: 主题选项 内置主题: 六套主题:包括深色和浅色模式,以及大、中、小尺寸。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功能轻松切换不同的主题。 可定制性: 提供CSS变量的JSON文件,方便用户下载和修改。 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颜色、字体、间距等样式变量。 应用场景 公司UI规范对齐: 首先根据公司的UI规范调整一份基础主题。 这有助于确保平台的外观与公司品牌一致。 项目和业务适应性: 在不同项目或业务场景中,可以基于公司UI规范进行微调。 这提供了项目特定的灵活性,同时保持整体的品牌一致性。 实施建议 初始设置: 初始时,选择一个接近公司标准的内置主题作为起点。 通过系统设置功能体验不同的主题效果。 定制和微调: 下载并修改CSS变量的JSON文件,以符合公司的UI标准。 对于特定项目或业务场景,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微调。 自定义主题 自定义主题功能允许在Oinone平台上创建和应用独特的视觉风格,以适应特定的业务需求和品牌标准。以下是自定义主题的步骤和示例,用于指导如何在Oinone平台上实现这一功能。 示例工程目录 以下是需关注的工程目录示例,main.ts更新导入./theme: 图3-5-7-24 自定义主题目录示例 步骤 1: 创建主题 定义主题变量: 创建一个包含主题样式变量的JavaScript文件。例如,可以定义一个名为OinoneTheme的新主题,并设置相应的CSS变量。 图3-5-7-24 自定义主题代码示例 注册主题: 使用registerTheme函数注册自定义主题。这个函数将新主题添加到可用主题列表中。 步骤 2: 应用主题 在主入口文件中引用: 在main.ts文件中引入自定义主题,并在VueOioProvider配置中指定。 图3-5-7-24 自定义主题应用配置示例 效果 图3-5-7-24 自定义黑色主题效果示例 主题叠加: Oinone支持多个主题变量同时存在,后导入的主题变量会覆盖前面导入的。 内置主题 Oinone平台内置了以下六个主题变量,你可以在自定义主题时参考或扩展它们: ‘default – large’ ‘default – medium’ ‘default – small’ ‘dark – large’ ‘dark – medium’ ‘dark – small’ 扩展变量 在定义主题变量时,根据业务需求可以添加不存在的变量,作为变量的扩展。 示例 { "custom-color": "#新的辅助颜色", "button-padding": "10px 20px", // …其他自定义变量 } 图3 – 5 – 7 – 24 扩展主题变量 查找主题变量 在Oinone平台上,通过DOM调试器查找主题变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允许用户定位并获取相应组件的主题变量。以下是执行这一步骤的详细说明: 步骤: 使用DOM调试器: 在浏览器中打开Oinone平台,进入需要查找主题变量的页面。 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或DOM调试器(通常可通过右键点击页面元素并选择“检查”打开)。 选择目标组件: 在DOM调试器中,通过选择器工具或直接点击页面上的组件,选中你想要查找主题变量的目标组件。 查看样式和主题变量: 在选中的组件上,浏览开发者工具中的“样式”或“计算”选项卡。 可以通过查看样式表中的相关样式规则,找到组件所使用的主题变量。 4标识主题变量: 主题变量通常以 –oio 为前缀。标识出你感兴趣的主题变量,记录下变量名和当前的取值。 示例: 假设你想查找某个按钮组件的主题变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在DOM调试器中选中按钮组件。 在“样式”或“计算”选项卡中查看相关样式规则。 找到以 –oio 为前缀的主题变量,如 –oio-button-pirmary-background。 记录该主题变量的取值,例如 #3498db。 图3-5-7-24 DOM调试器查询主题变量

    2024年5月23日
    68500
  • 4.1.17 框架之网关协议-GraphQL协议

    GraphQL 是一个用于 API 的查询语言,是一个使用基于类型系统来执行查询的服务端运行时(类型系统由你的数据定义)。GraphQL 并没有和任何特定数据库或者存储引擎绑定,而是依靠你现有的代码和数据支撑。 一个 GraphQL 服务是通过定义类型和类型上的字段来创建的,然后给每个类型上的每个字段提供解析函数。例如,一个 GraphQL 服务告诉我们当前登录用户是 me,这个用户的名称可能像这样: type Query { me: User } type User { id: ID name: String } 图4-1-17-1 GraphQL定义类型和字段示意 一并的还有每个类型上字段的解析函数: function Query_me(request) { return request.auth.user; } function User_name(user) { return user.getName(); } 图4-1-17-2 每个类型上字段的解析函数示意 一旦一个 GraphQL 服务运行起来(通常在 web 服务的一个 URL 上),它就能接收 GraphQL 查询,并验证和执行。接收到的查询首先会被检查确保它只引用了已定义的类型和字段,然后运行指定的解析函数来生成结果。 例如这个查询: { me { name } } 图4-1-17-3 GraphQL查询请求示意 会产生这样的JSON结果: { "me": { "name": "Luke Skywalker" } } 图4-1-17-4 GraphQL查询结果示意 了解更多 https://graphql.cn/learn/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