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原业务加审批流程

场景说明

场景描述:全员营销标准产品的功能并未有任务发放的审批流,在实际执行中,当营销专员配置好任务后,需部门领导对整个活动如该任务内容、形式、参与人员进行审批。

业务需求:在发布任务这个流程中增加审批节点。

实战训练

Step1 原业务分析

  1. 点击菜单【任务中心】通过URL上的model参数找到对应模型编码为【gemini.biz.GeminiTaskProxy】

image.png

  1. 进入模型设计器主页面,应用选择【全员营销】、选择【系统模型】、通过搜索关键字【任务】选择【Gemini任务代理】,展示方式从图模式切换到表单模式,对比【模型编码】

image.png

image.png

  1. 但目前模型为代理模型,代理模型是用于代理存储模型的数据管理器能力,同时又可以扩展出非存储数据信息的交互功能的模型。因为在代理模型中新增的字段都是非存储字段,所以如果要增加【审核状态】的字段一定以要在存储模型增加。其父模型的查看有两种方式

    1. 表单模式下可以直接看父模型

    2. 在图模式和表单模式下点击继承关系

image.png

  1. 点击【Gemini任务】,进入【Gemini任务】的模型设计界面,可以看出该模型所在模块为【全员营销核心业务】,从【系统字段】中找到【任务状态】字段,点击查看字段详情,我们可以看到【业务类型】为数据字典,字典类型为【任务状态】。

image.png

  1. 在模型设计器的管理页面上方点击【数字字典】选项卡,模块选择为【全员营销核心业务】,选择【系统字典】就可以查看到【任务状态】数字字典

image.png

image.png

  1. 总结如下:

    1. 给【Gemini任务】模型增加一个【任务审批状态】,记录审批状态

    2. 在任务创建的时候,修改【任务状态】为【关闭】确保任务未审批通过的时,用户无法操作该任务。

    3. 审批通过后,恢复【任务状态】为【初始化】

    4. 我们先来整理下核心流程即:任务审批流程。

7.3.2 原业务加审批流程

Step2 利用模型设计器设计模型

  1. 在模型设计器的管理页面上方点击【数字字典】选项卡,模块选择为【全员营销核心业务】,点击添加【数据字典】按钮,设置对应数据项

    1. 设置【字典名称】为【审批状态】

    2. 设置【字典项类型】为【文本】

    3. 通过【添加数据字典项】按钮增加对应数据字典项,如审核中、审核失败、审核成功

image.png

  1. 在模型设计器的管理页面上方点击【模型】选项卡,模块选择为【全员营销核心业务】,选择【系统模型】、搜索任务选择【Gemini任务】,点击添加字段

image.png

  1. 为模型【Gemini任务】添加字段

    1. 设置【字段名称】为【任务审批状态】

    2. 设置【字段业务类型】为数据字典,并选择关联数据字典为【任务审批状态】

    3. 最后点击【创建】按钮完成操作

image.png

image.png

  1. 回到【Gemini任务】设计区,我们可以看到在模型的【自定义字段】选项卡下方多了一个【任务审批状态】字段

image.png

Step3 利用界面设计器,设计出必要的审核页面

  1. 进入界面设计器,应用选择全员营销,模型选择【Gemini任务】,点击添加页面下的直接创建

  2. 设置页面标题、模型(自动带上可切换)、业务类型(运营管理后续会扩展其他类型)、视图类型(表单)后点击确认按钮进入【Gemini任务】表单设计页面

image.png

  1. 进入页面设计器,对【Gemini任务】表单页面进行设计(更多细节介绍,请参考界面设计产品使用手册)

    1. 左侧为物料区:分为组件、模型。

      1. 【组件】选项卡下为通用物料区,我们可以为页面增加对应布局、字段(如同在模型设计器增加字段)、动作、数据、多媒体等等

      2. 【模型】选项卡下为页面对应模型的自定义字段、系统字段、以及模型已有动作

    2. 中间是设计区域

    3. 右侧为属性面板,在设计区域选择中组件会显示对应组件的可配置参数

  2. 在左侧【组件】选项卡下,拖入布局组件【分组】,并设置组件【标题属性】为基础信息

  3. 在左侧【模型】选项卡下,分别系统字段中的【任务标题】、【任务开始时间】、【任务结束时间】、【视频标题】、【视频风格】、【任务描述】拖入【基础信息】分组,并点击【任务描述】,在右侧属性面板的【交互】分组中设置宽度为1。最后别忘了点击【发布】按钮完成页面的发布

image.png

Step4 通过流程设计器,设计对应业务流程

  1. 进入流程设计器,点击【创建】按钮

注意:流程中需要获取【关系字段】的除关联字段(一般为ID)以外的字段需要通过【数据获取】节点单独获取【关系字段】的对象数据。所以在流程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数据获取】节点

image.png

  1. 左上角编辑流程名称为【任务审批流程】,点击第一个【触发】节点,触发方式选择模型触发,模型选择【Gemini任务】,触发场景选择【新增或更新数据时】,【筛选条件】设置为【任务审批状态】为空或【任务审批状态】等于【审核中】,点击该节点的【保存】按钮

image.png

image.png

  1. 点击流程图节点间的【+】图标选择增加【获取数据】节点,或者拖动左侧物料区【获取数据】到特定的【+】图标

image.png

image.png

  1. 点击【获取数据】,在右侧属性面板中设置【获取数据条数】为多条,选择模型为【Gemini用户任务实例】,点击【筛选条件】的【{X}】图标,进行数据获取的条件设置

image.png

  1. 选择条件字段为【任务ID】条件操作符为【等于】,条件为变量的导购字段的ID。当上下文只有一个变量时默认不需要选择,这里默认的是【模型触发:[Gemini任务]】,设置好以后点击确认,回到属性面板设置【未获取到数据时执行方式】为【终止流程】,并点击节点【保持】按钮

image.png

  1. 增加【更新数据】节点,在右侧属性面板中

    1. 【更新模型】选择【模型触发:[Gemini任务]】

    2. 【字段列表】点击【创建】按钮

      1. 字段选择 更新【任务状态】字段

      2. 表达式设置为:【已关闭】。

    3. 【字段列表】点击【创建】按钮

      1. 字段选择 更新【任务审核状态】字段

      2. 表达式设置为:【审核中】。

最终完成的【模型触发:[Gemini任务]】更新设置

a. 【模型触发:[Gemini任务]】的【任务状态】字段等于数字字典的【已关闭】,任务审核状态为【审核中】

b. 最后点击节点【保持】按钮。

image.png

image.png

  1. 再增加【更新数据】节点,在右侧属性面板中

    1. 【更新模型】选择【获取数据[Gemini用户任务实例]】

    2. 【字段列表】点击【创建】按钮

      1. 字段选择 更新【任务状态】字段

      2. 表达式设置为:【已关闭】。

    最终完成的【获取数据[Gemini用户任务实例]】更新设置

    a. 【获取数据[Gemini用户任务实例]】的【任务状态】字段等于数字字典的【已关闭】

    b. 最后点击节点【保持】按钮。

image.png

  1. 增加【审批】节点,在右侧属性面板中

    1. 【审批模型】选择模型为【模型触发:[Gemini任务]】

    2. 【选择视图】选择前面新建的页面【流程中的任务编辑页】

    3. 【审批人】选择角色为【超级管理员】

    4. 【数据】权限全部设置为【查看】

    5. 其他配置项默认,需要了解更多请查看产品使用手册

    6. 最后点击节点【保持】按钮。

image.png

  1. 新增【审核分支】,在【通过】分支中增加两个数据更新节点,跟审核前的两个数据更新节点对应

    1. 【模型触发:[Gemini任务]】的【任务状态】字段等于数字字典的【初始化】,任务审核状态为【审核通过】

    2. 【获取数据[Gemini用户任务实例]】的【任务状态】字段等于数字字典的【初始化】

image.png

image.png

  1. 流程确保保持并发布过,点击右上角【发布流程】完成流程的保存与发布

Step5 检验效果

  1. 创建任务后,任务状态为【关闭】状态,任务列表中的任务状态为多个状态的计算值

  2. 审核通过后,任务状态为【进行中】状态,任务列表中的任务状态为多个状态的计算值

Oinone社区 作者:史, 昂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oc.oinone.top/oio4/9337.html

访问Oinone官网:https://www.oinone.top获取数式Oinone低代码应用平台体验

(0)
史, 昂的头像史, 昂数式管理员
上一篇 2024年5月23日 am8:01
下一篇 2024年5月23日 am8:03

相关推荐

  • 4.5 研发辅助

    这里都是一些提升研发效率的小工具

    Oinone 7天入门到精通 2024年5月23日
    1.2K00
  • 3.5.7.9 自定义多Tab

    在业务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对多tab的交互或UI做全新设计的需求,这个时候可以自定义多tab组件支持。 首先继承平台的MultiTabsWidget组件,将自己vue文件设置到component处 import { MultiTabsWidget, SPI, ViewWidget } from '@kunlun/dependencies'; import Component from './CustomMultiTabs.vue'; @SPI.ClassFactory( ViewWidget.Token({ // 这里的tagName跟平台的组件一样,这样才能覆盖平台的组件 tagName: ['multi-tabs', 'MultiTabs'] }) ) export class CustomMultiTabsWidget extends MultiTabsWidget{ public initialize(props) { super.initialize(props); // 设置自定义的vue组件 this.setComponent(Component); return this; } } vue文件中继承平台的props,编写自定义页面代码 export const MultiTabsProps = { /** * 组件是否可见 */ invisible: { type: Boolean }, /** * tab列表数据 */ tabs: { type: Array as PropType<MultiTab[]> }, /** * 当前激活的tab */ activeTab: { type: Object as PropType<MultiTab> }, /** * 鼠标悬浮所在的tab */ hoverTab: { type: Object as PropType<MultiTab> }, /** * 鼠标经过tab事件回调 */ onMouseenterTab: { type: Function as PropType<(tab: MultiTab) => void> }, /** * 鼠标离开tab事件回调 */ onMouseleaveTab: { type: Function as PropType<(tab: MultiTab) => void> }, /** * 点击tab */ onClickTab: { type: Function as PropType<(tab: MultiTab) => void> }, /** * 刷新当前tab */ onRefreshCurrentTab: { type: Function as PropType<(tab: MultiTab) => void> }, /** * 关闭当前tab */ onCloseCurrentTab: { type: Function as PropType<(tab: MultiTab) => void> }, /** * 关闭除当前tab外的其他所有tab */ onCloseOtherTabs: { type: Function as PropType<(tab: MultiTab) => void> }, /** * 关闭当前tab左侧的所有tab */ onCloseLeftTabs: { type: Function as…

    2024年5月23日
    99600
  • 4.1.20 框架之Session

    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把一些通用的信息放入程序执行的上下文中,以便业务开发人员快速获取。那么oinone的PamirsSession就是来解决此类问题的。 一、PamirsSession介绍 在oinone的体系中PamirsSession是执行上下文的承载,您能从中获取业务基础信息、指令信息、元数据信息、环境信息、请求参数,以及前后端MessageHub等。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多次接触到了如何使用PamirsSession: 在4.1.19【框架之网关协议-后端占位符】一文中,使用PamirsSession.getUserId()来获取当前登入用户Id,诸如此类的业务基础信息; 在4.1.18【框架之网关协议-variables变量】一文中,使用PamirsSession.getRequestVariables()得到PamirsRequestVariables对象,进而获取前端请求的相关信息; 在4.1.5【模型之持久层配置】一文中,使用PamirsSession.directive(),来操作元位指令系统,进而影响执行策略; 在4.1.13【Action之校验】、3.4.1【构建第一个Function】等文章中,都用到PamirsSession.getMessageHub()来设置返回消息。 二、构建模块自身Session(举例)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PamirsSession的诉求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扩展PamirsSession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构建模块自身Session的步骤 构建自身特有的数据结构XSessionData 对XSessionData进行线程级缓存封装 利用Hook机制初始化XSessionData并放到ThreadLocal中 定义自身XSessionApi 实现XSessionApi接口、SessionClearApi。在请求结束时会调用SessionClearApi的clear方法 定义XSession继承PamirsSession 扩展PamirsSession的经典案例设计图 图4-1-20-1 扩展PamirsSession的经典案例设计图 构建Demo应用自身Session 下面的例子为给Session放入当前登陆用户 Step1 新建DemoSessionData类 构建自身特有的数据结构DemoSessionData,增加一个模型为PamirsUser的字段user,DemoSessionData用Data注解,注意要用Oinone平台提供的@Data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core.sess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fun.Data; import pro.shushi.pamirs.user.api.model.PamirsUser; @Data public class DemoSessionData { private PamirsUser user; } 图4-1-20-2 新建DemoSessionData类 Step2 新建DemoSessionCache 对DemoSessionData进行线程级缓存封装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core.sess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pi.CommonApiFactory;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pi.session.PamirsSess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user.api.model.PamirsUser; import pro.shushi.pamirs.user.api.service.UserService; public class DemoSessionCache { private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DemoSessionData> BIZ_DATA_THREAD_LOCAL = new ThreadLocal<>(); public static PamirsUser getUser(){ return BIZ_DATA_THREAD_LOCAL.get()==null?null:BIZ_DATA_THREAD_LOCAL.get().getUser(); } public static void init(){ if(getUser()!=null){ return ; } Long uid = PamirsSession.getUserId(); if(uid == null){ return; } PamirsUser user = CommonApiFactory.getApi(UserService.class).queryById(uid); if(user!=null){ DemoSessionData demoSessionData = new DemoSessionData(); demoSessionData.setUser(user); BIZ_DATA_THREAD_LOCAL.set(demoSessionData); } } public static void clear(){ BIZ_DATA_THREAD_LOCAL.remove(); } } 图4-1-20-3 对DemoSessionData进行线程级缓存封装 Step3 新建DemoSessionHook 利用Hook机制,调用DemoSessionCache的init方法初始化DemoSessionData并放到ThreadLocal中。 @Hook(module= DemoModule.MODULE_MODULE), 规定只有增对DemoModule模块访问的请求该拦截器才会生效,不然其他模块的请求都会被DemoSessionHook拦截。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core.hook;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pro.shushi.pamirs.demo.api.DemoModule; import pro.shushi.pamirs.demo.core.session.DemoSessionCache;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nnotation.Hook;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pi.core.faas.HookBefore;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pi.dto.fun.Function; @Component public class DemoSessionHook implements HookBefore { @Override @Hook(priority = 1,module = DemoModule.MODULE_MODULE) public Object run(Function function, Object… args) { DemoSessionCache.init(); return function; } } 图4-1-20-4 新建DemoSessionHook Step4 新建DemoSessionApi package pro.shushi.pamirs.demo.core.session; import pro.shushi.pamirs.meta.api.CommonApi; import pro.shushi.pamirs.user.api.model.PamirsUser; public interface DemoSessionApi extends CommonApi { PamirsUser getUser(); } 图4-1-20-5 新建DemoSessionApi Step5…

    2024年5月23日
    98700
  • 5.8 商业支撑之执行域

    一、基础介绍 执行域包括两个核心一是订单的产生,二是订单的履约。往往品牌商既有自营渠道(包括2c、2b)、又有第三方渠道。那么有两种设计思路: 把第三方渠道的订单当作自有渠道的订单产生一种特殊方式,开放订单创建接口,并统一履约。 好处:简单,在3方渠道不多、且自有渠道单一,并且逻辑相识时系统结构会简单 坏处: 当3方渠道的履约方式、库存分配方式、逆向逻辑等有差异时,会让自有渠道参杂很多不相干的逻辑引入不必要的复杂度 自有渠道不够独立和纯粹,自有渠道多样化时难以支撑 把商家自营渠道假设为特殊的第三方渠道,再建立统一的订单管理系统来对接渠道订单,并完成履约 好处:交易与履约逻辑分离,对未来发展有扩展性 坏处:引入一定复杂度 我们采用的是第二套方案,整体结构简易图如下 图5-8-1 方案整体结构简易图 二、模型介绍 图5-8-2 模型介绍 核心设计逻辑 首先我们看到上图交易域和履约域有很多相同父模型的子模型,交易域和履约域的父模型在CDM的在himalaya-trade里。履约域看oms(libra)对himalaya-trade扩展,交易域看b2c(leo)和b2b(aries)对对himalaya-trade扩展。libra、leo、aries是我们对上层业务产品的命名,取自黄道十二星座 交易域是多商家平台视角设计,有自身渠道必要的履约相关信息,完成自闭环。 履约域是从单一商家对接多渠道视角设计,有渠道交易订单同步后完成履约发货相关设计,完成自闭环。 履约域的合单拆单发货设计,渠道订单只能合单为履约单不可拆,履约单可以拆单发货不可合。用m2o和o2m的组合设计来降低难度,而非采用两个m2m的设计。

    2024年5月23日
    89100

Leave a Reply

登录后才能评论